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日前透露,澳大利亚总督彼得·科斯格罗夫已于近日签署法令,将对中国公民实行十年多次“常旅客签证”。这是澳大利亚首次对外国公民开放十年多次签证,现阶段只对中国公民实施。
【报价5100元的“最贵签证”?】
根据新法令,澳大利亚将为来澳从事旅游、商务活动的中国“常旅客”签发此签证,持该签证者可在10年有效期内多次入出境,每次最多可在澳停留90天。该签证收费标准现为1000澳元(约合5100元人民币),并将视情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十年签证持有人有一定限制,包括不得是结核病患者,并在澳境外提出申请; 24个月内累计在澳不得超过12个月;不得在澳就业;在澳学习培训不超过3个月;在澳期间不可申请转换其他种类签证;在签证允许的停留期满前离境;在个人信息发生变化2个工作日前报告移民与边境保护部等。
不过,上海锦江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明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这项新法令还没有正式落地。据他了解到的消息,签证政策可能在年底落地,但具体时间还要等领馆给出的确切消息。目前想要去澳大利亚的游客最多只能申请三年多次往返签证。
【谁会为“最贵签证”买单?】
不过,澳大利亚十年签证的价格让有些游客望而却步。有网友就称,5100元的价格都可以报团出去玩了。据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在目前对普通游客开通十年签证的国家中,美国的价格是160美元(约1103元人民币),加拿大价格为500元人民币,新加坡领馆价136元,以色列领馆价155元。不难看出,如果澳大利亚十年签证价格最后定价5100元,对于只想要去旅游一次的游客来说十分不划算。
其实早在今年3月,澳大利亚联邦旅游部部长科尔贝克就表示,澳大利亚签证费用太高了,他不认为这样的费用较具竞争力。春秋旅游澳洲线路负责人鲁勤华也告诉记者,由于没有最终拍案,澳大利亚十年签证价格很有可能比5100元要低,她推测可能会在3600元左右。
谁会为这个“最贵”十年签证买单呢?鲁勤华告诉记者,现在有很多游客一年里多次去澳洲探亲访友,或是探望留学子女。最近澳洲房产业崛起,还有许多游客打算在澳洲看房买房。对他们来说,去澳大利亚越频繁,十年签证也就越划算。如果游客未来用不着十年多次签证,也可以在有资格的旅行社进行一年或三年多次签证申请。
据了解,2015年访问澳大利亚的中国游客人数已超过100万,总消费金额约355亿元人民币。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海外游客来源国。此次新推出10年签证目的也是进一步简化中国公民进入澳大利亚的程序,以吸引更多“回头客”来澳旅游或进行商务活动。
【美国十年签证需持有效EVUS才能入境】
近年来,中国游客因为强大的购买力已经成为了各国“争夺”的对象,中国护照含金量增高,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对中国公民放开了十年签证的政策。其中,美国最早在2014年年底,就正式对中国公民实施十年签证政策。
春秋美加线路负责人夏征告诉记者,美国十年签证对游客吸引力空前巨大。除了受赴美热的影响,美国签证持有人去古巴、墨西哥和阿根廷时也能免签,对游客来说十分便利。因此,在美国十年签证开通后,办理签证的人急剧上升,在2015年比前一年上升了30%-50%。
他还特别提醒已经办理了美国十年签证的游客,自今年11月29日起,所有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同时持10年有效期B1/B2、B1和B2签证的个人必须持有有效的EVUS(签证更新电子系统)登记才能赴美旅行。如果没有有效的EVUS系统登记,将不能办理登机手续及经由美国出入境管理处进入美国境内。
游客需要在EVUS网站www.evus.gov上登记自己的护照信息、签证信息、工作信息等,一次登记一般两年有效。美国CBP公布在EVUS上登记的费用预计是8美元(约55元人民币),但目前尚未落实EVUS登记收费的时间,所以赶在收费实施之前,游客可以免费完整EVUS登记,还没登记的游客要抓紧了。
中国公民10年签证“大事记”:
2014年11月12日,美国正式对中国公民申请商务与旅游(B1/B2)短期签证实施签发10年有效多次往返的签证;
2015年3月9日起,中国和加拿大正式互发有效期最长为10年的签证;
2015年6月1日起,新加坡对中国公民批签10年多次往返签证。若申请者本人获得10年签证,其配偶及21岁以下的子女也将享受同样的签证待遇;
2016年1月28日起,韩国针对中国的律师、大学教授、公司企业代表等专门从业人员或硕士以上高学历者,首次实施10年有效签证;
2016年10月17日起,日本针对商务人士、文化知识界人士的多次往返签证,将把最长年限从5年延长至10年,同时放宽部分条件;
2016年11月11日起,以色列10年多次往返签证协议正式生效。根据协议,持普通护照的中国游客,可申请有效期最长达10年但不超过护照有效期的签证,凭借该签证可多次进入以色列,每次停留不超过90天。
(栏目主编:李宝花 编辑邮箱:renwoxinggy@163.com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