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上观新闻
当前的位置>>谣言终结>>纸巾搅拌橙色饮料褪色的视频,你看过了吗?它能证明色素超标吗
纸巾搅拌橙色饮料褪色的视频,你看过了吗?它能证明色素超标吗
发布时间: 2016-12-14 16:03:43
作者: 祖北辰 编辑整理
这个实验只能说明纸巾对色素有吸附作用,不能说明色素含量的大或小。因为纸巾的吸附作用不是取决于液体内的色素含量,而是纸巾的吸附能力以及实验中的搅拌速度等因素。


有一个用纸巾搅拌橙色饮料的小视频在网上流传很久了。视频中,一名男子将某品牌的橙色饮料倒入玻璃杯中,然后放入一张纸巾,用一根筷子快速搅拌。30秒过后,杯子里的饮料颜色慢慢变浅,而纸巾上的橙色却越来越深,快到1分钟时,杯子里的饮料呈现出无色透明状,而纸巾已经全部变成橙色。


(实验前后对比图)


色素超标?看过视频后,很多网友开始质疑这类橙色饮料的安全性。那么,视频里的实验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实测:搅拌饮料后纸巾褪色


法制晚报的记者购买了某品牌橙色饮料、面巾纸、湿纸巾以及鲜榨橙汁来进行实验:


记者首先在杯中倒入饮料并放入一张面巾纸,然后开始搅拌。在搅拌过程中,面巾纸明显从白色逐渐变成了橙黄色,且经过搅拌后的饮料颜色淡了很多。记者又在杯中依次加了三张面巾纸,每张搅拌时间一分钟之后,杯中的饮料颜色明显变浅,但还没有达到视频中“透明”的效果。

由于不确定视频中男子所用的物体是什么,记者之后又用湿纸巾做了相同的实验,经过一分钟的搅拌之后,湿纸巾上面也附着了明显的橙黄色,但是没有面巾纸实验过后的效果明显。


接着记者使用鲜榨橙汁重复了上边的步骤,面巾纸上面虽然也有颜色变化,不过颜色有所不同。首先体现在纸巾的颜色上,经过橙色饮料浸泡和搅拌的纸巾通体呈橙黄色,而在鲜榨橙汁中浸泡过的纸巾颜色是黄色,而且颜色分布并不均匀。

 

实验仅能证实:纸巾具有吸附色素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对此解释,面巾纸这类物体上是有微孔的,而且具有吸附性,所以可以将色素吸附在上面,使饮料褪色。


此外,色素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种。实验中使用的鲜榨橙汁中含有的是天然色素,且天然色素的颗粒要比人工合成的色素颗粒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浸泡过橙色饮料的纸巾比鲜榨橙汁的纸巾颜色深。


朱毅还强调,这个实验只能说明纸巾对色素有吸附作用,不能说明色素含量的大或小。因为纸巾的吸附作用不是取决于液体内的色素含量,而是纸巾的吸附能力以及实验中的搅拌速度等因素。

 

饮料中含有的人工色素对人体安全吗


该橙色饮料的商品标签中,标明了含有柠檬黄、日落黄等色素,那这类带有颜色的色素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吗?


公共营养师王思露认为,这款饮料当中所使用的色素都是很清楚地标明在饮料标签上的,而且正规厂家生产的饮料中的色素含量也是符合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所以不存在网友所担心的“色素超标”的问题。同时,也不必对人工色素过于恐慌,像柠檬黄、日落黄这些合成添加剂在确定应用之前都做过食品安全性等试验,都是确定在一定使用量之内对人体无不良作用和危害之后,国家才颁布规定确定使用的。


不过专家提醒,长期喝甜饮料还是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可能会增加龋齿、肥胖、骨质疏松、糖尿病等的风险,严重一些甚至会带来肾结石、痛风等疾病。对待甜饮料,尤其是少年儿童,偶尔尝试即可。

 

本文来源:

《纸巾测饮料色素,你试过真假吗?》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实验显示纸巾能够吸附色素 专家:不能说明饮料色素超标》北京青年报

《媒体实验:饮料用纸巾搅拌真的会褪色 不说明色素超标》法制晚报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获取更多信息

分享至
(0) (0)
上海辟谣 版权所有 所有文章均为上海观察所有 不得转载 保留所有版权

评论

网友评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出品
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监制
 
辟谣联盟
注册
手机号码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验  证  码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新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