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上观新闻
当前的位置>>涨姿势>>许多人误解了工业4.0,它的真正含义是这样的
许多人误解了工业4.0,它的真正含义是这样的
发布时间: 2016-05-19 06:12:49
作者: 徐蓓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就是要让Made in China变成金字招牌。

 

日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德国洪堡大学博士生导师冯八飞先生来到“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继开讲《德国从弱国走向强国之源》之后,继续深度解读德国工业4.0。

 


从工业1.0到工业4.0

 

中国政府现在提出“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它就相当于德国提出的工业4.0。

 

要说工业4.0,你先得从工业1.0说起。

 

工业1.0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就是英国第一次发明蒸汽机,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机器的力量替代了人力,在此之前是手工业,在此之后就是工业了。

 

大家不要认为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最牛的国家,其实我们中国在北宋的时候,钢产品的产量远远超过英国。

 

那个时候我们一个生产作坊大概有几千人,已经达到重工业的规模。但是蒸汽机的发明把这个时代一分为二,英国正是因为有了蒸汽机而称霸世界。

 

工业2.0是什么呢?2.0是工业电气化,用电力带动机器,而且它把零部件的生产与产品的装配分开,高度分工,高度专业化。

 

卓别林主演的《城市之光》里那个流水线生产就是工业2.0,标志着工业进入大规模生产时代。

 

工业3.0是什么?工业自动化生产。

 

我1990年第一次去德国留学,组织我们去德国的工厂参观,那个200米长的车间里没有几个人,跟幽灵工厂一样,当班的工人就在控制室看着屏幕,只有一两个人在车间里巡游。

 

工业3.0发展到最后,它遇到了两个巨大的挑战。

第一,产能极大的过剩,产品卖不出去。

第二,遇到了互联网的挑战。

 

那么工业4.0究竟是什么呢?就是快速小批量定制化,要做细分市场。

 

这在德国叫工业4.0,在美国称之为“工业互联网”。

 

在我们中国这叫什么?叫“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就是要让Made in China变成金字招牌。

 

实际上在非洲、越南、柬埔寨等这些地方,我们中国Made in China已经是金字招牌了。

 

德国工业4.0的六重境界

 

工业4.0按照德国人的说法,它有六重境界。

 

第一重就是细分生产。

比如说,我现在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土黄色的奔驰了,而不是奔驰公司那几款现有的颜色。

 

第二重是智能产品。

智能手环就是典型的智能产品。德国的工业4.0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之间的主要分歧,就是德国主张先进行智能生产,而美国主张先上智能产品。

 

第三重是从卖产品过渡到卖服务。

比如说我买一辆车,以前是到了8万公里要去检修,你不检修的话轮胎就会爆裂,所以你开到了8万公里,不管有没有问题都要去检修一下。但如果8万公里之前车已经出了问题,你并不会发现。

卖服务的概念就是,汽车里有个集成块,能随时收集数据,你开了多少万公里,你这个人的驾驶习惯是什么样的,所有的数据都会发送到总公司,总公司可以掌握每一个消费者的数据,这样就可以随时提供各种服务。

 

第四重是云工厂。

比如,我是一家全球化的工厂,我要知道津巴布韦某个县里面的某个小工厂,它的螺丝钉生产线是不是满负荷,这样我就能确定是否可以向它订货。

以前很多大品牌都说自己是全球采购,其实那都是假的,而互联网云工厂才让你的全球采购变成现实。

 

第五重是跨界商业。

其实,我们现在经常讲的“互联网+”还是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只不过是加了一个互联网而已,通过网络下单,它不是一个革命性的改变。

革命性的改变是跨界商业。比如苹果手表,它一天到晚都会把你的数据发送到苹果中心去,包括你身体的数据,运动的数据,每天走多少步,心跳是多少,出汗量是多少。

苹果公司拿到这个数据没有用,但是人寿保险公司就有用。所以苹果手表会和保险公司合作,或者它可以自己开一家保险公司。这就叫跨界商业。

所以,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意味着所有的商业模式都将被重塑。

 

工业4.0的最高层次是什么?

大家看过电影《黑客帝国》吧?它告诉我们,你吃什么东西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大脑告诉你,你吃了什么东西。

就像我们中国的素斋,拿豆腐做成红烧肉,你的大脑告诉你,你吃的是红烧肉,你得到的享受是同样的,但其实你吃下的东西是健康的。

 

工业4.0的第六重境界就是我们整个社会和世界被软件重新定义。

一切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被精确控制。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德国现在的一个智能生产工厂,外表看就是三座厂房,其实它为全球所有的宝马和奔驰汽车生产车载仪器。

这个车载仪是最好的,又是很便宜的,其他的汽车也都可以用。你知道它的百万出错率是多少吗?1989年它生产一百万个电子产品的出错率是560次,2014年降为11.5次,生产质量提高了40倍。它每秒钟可以生产一个产品,从你下定单到送达货物可以在24小时以内,全球配送。这座工厂里的工人一直是1200人,员工几十年都没有增加过。

这就是一座未来的工厂。


(本文由徐蓓整理)


编辑邮箱:gongdy034@jfdaily.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分享至
(0) (0)
上海辟谣 版权所有 所有文章均为上海观察所有 不得转载 保留所有版权

评论

网友评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出品
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监制
 
辟谣联盟
注册
手机号码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验  证  码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新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