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闵女士:
前段时间,我给儿子买了辆山地车,价格1000多元。刚买不久就在五角场附近被偷了,随后我和孩子一起去报了警。正巧,这几天新闻报道说上海破获了一起大型非机动车盗窃案件,一下子让我燃起希望,我那辆被盗的山地车会不会正好就属于这起破获的案件?我去就近派出所查询,对方说目前情况不明,也不知道哪个分局在处理。我想咨询:公安部门处理赃物的流程是怎样的?哪里可以查询公安机关收缴赃物的情况?这一信息能否对市民公开?如果想领取,怎么证明身份?
记者调查
根据规定,公安机关处理赃物的程序是:凡是依法没收的赃款(包括有价证券)赃物,由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分别开出清单,送交财政部门负责处理,并由财政部门写给收据,存入案卷备查。对查获的赃款赃物,应退还失主的,要积极寻找失主,退还失主本人或者丢失单位,不得借故不退。退还时,应由领取人或领取单位书写收据,存入档案。通知失主后,超过半年未来领取的,予以没收,送财政部门处理。如有特殊情况,可以酌情延期处理。
2013年8月,上海市公安局推出一项便民举措,市民登录上海公安门户网站(www.police.sh.cn)的“赃物、失物网上招领平台”,就有可能查找到自己丢失或被盗抢的物品。“赃物、失物网上招领平台”搜索栏上方有三类搜索选项,分别是“物品名称”、“遗失地点”、“遗失时间”,市民只需输入其中之一,就可检索到相应物品。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对市民送交的捡拾物和原主不明的被盗抢物进行妥善保管。但现实中,往往是案子破了,嫌疑人落网了,赃物却成了“无主”之物,无法获得失主信息。再加上由于赃物多涉及隐私,不方便大范围公告,因此不少物品最后只能长时间“寄存”在公安部门。除赃物外,还有不少被主人粗心遗失的物品“暂寄”派出所。为了避免被冒领,领取失物时,市民需要凭物品的有效凭证、自己的有效证件等,与经办民警取得联系后到公安部门核实认领物品。警方在网上登记物品信息时,其中“物品特征”信息并未全部发布,以便市民在认领物品时可核实确认。
(有关此话题的详细讨论,可收听上海电台FM93.4,上午9时到10时、下午1时到3时播出的《市民政务通—直通990》节目。 编辑邮箱:jfwenda@sina.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