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过吗,你在银行买理财产品被录音录像了。
其实,这是对于金融消费者的一种保护,有没有不符合规范的诱导和混淆欺骗,有没有神不知鬼不觉挂羊头卖狗肉“飞单”卖银行理财产品之外别的产品?有了“双录”的硬约束,很大程度地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也是监管部门对银行管理标准的规范要求。
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从上海银监局获悉,该局正在上海全面开展“两加强、两遏制”回头看专项检查工作,其中,“商业银行销售行为录音录像”工作(简称“双录”),成为检查重点之一。
上海银监局是在银监会的指导下,在全国率先试点 “双录”工作的。早在2013年4月,就正式发文提出“双录”要求,并于2015年7月份下发《关于修订商业银行代销业务管理有关制度的通知》,继续细化理财销售过程的录音录像的“双录”合规标准,构建“专区、双录、三公示”的网点销售管理标准,成为上海银监局首创“全流程的银行业消费者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要求理财销售过程录音录像,上海银监局对理财销售管理的标准还包括“专区”,即理财及代销产品专区销售,高风险产品专区销售;“三公示”,即产品信息公示、销售人员资质公示、离职人员公示。
目前,这套“专区、双录、三公示”的网点销售管理标准在全市3700余个银行网点全覆盖。上海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双录”工作作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实施行为监管的一项重要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为创建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该局表示,目前正结合工作中收集的各类问题线索,积极推进“双录”检查工作,并将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依法予以惩处。
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了解到,针对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上海银监局积极打造“全流程的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覆盖从产品销售到事后纠纷调解整个流程。
另外,今年以来,在持续健全理财及代销的“专区、双录、三公示”体系、不断完善信访、举报、投诉依法分类处置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还指导设立了全国银行业首家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性质的“上海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截至目前,上海局收到的信访、举报、投诉事项同比下降10%,近年来各类投诉爆发式增长的趋势有所缓解。
同时,上海银监局指导银行同业公会和银行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包括举办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周活动,组建新一批上海银行业公众金融知识辅导志愿讲师队伍,启动2016年上海银行业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等。并指导印发《上海银行业敬老服务指引》,扎实推进辖内银行网点敬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承接敬老卡金融服务工作。
(栏目主编:杨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编辑邮箱:yangqunjf@163.com)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