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上观新闻
当前的位置>>辟谣报告>>过去一年,这五条谣言阅读量最大
过去一年,这五条谣言阅读量最大
发布时间: 2016-04-01 18:41:13
作者: 任翀
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联合微信安全团队发布的《微信年度谣言分析报告》中,列举了去年以来单挑阅读量最高的5条谣言,单条阅读数都超过千万。

 

在4月1日由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联合微信安全团队发布的《微信年度谣言分析报告》中,列举了去年以来单挑阅读量最高的谣言,并对他们进行了简要分析。据悉,这5条谣言的单条阅读数都超过千万,再加上被多个公众号转发,其传播影响力可谓巨大。大家看看,是否被欺骗过?

 

谣言一:《家长注意啦,新型毒品!专门针对儿童,千万当心,看到必转!》

概要:文章称,江西九江警方在一家酒店查获60多包伪装成橙汁跳跳糖的新型毒品,专门针对儿童。这种毒品遇水即溶,即冲即饮,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相似。

辟谣:《重庆晨报》对这条谣言进行了辟谣,称公安机关还未发现这样的新型毒品,网上系误传。实际情况是,警方查获了许多跳跳糖和橙汁包装的毒品,但这些是吸毒嫌犯自己将毒品K粉放在了包装袋里面,并未在市面上流行,更和儿童、孩子无关。

 

谣言二:《中南海1号档案解密,老毕后悔完了》

概要:文章称,我们现在的用水、粮食、文化、工业、国防和和平都应该归功于建国初期的建设。

辟谣:文章标题提到的“中南海1号档案”在正文中没有再次被提及,它只是一个吸引人点击的幌子与噱头,内文中讲述的事情与“秘密档案”没有任何关系。

 

谣言三:《请一定转给你身边的女生看,这是最新骗局!》

概要:文章主要描述了七个针对女性的骗局。例如其中一条称,一女生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子一直哭声称迷路,该女生就带他去他说的住址,在按门铃时被高压电电晕,隔天醒来发现身处一间空屋里,衣服被脱光,身边什么都没有了。

辟谣:对于按门铃被电晕的消息,《华商晨报》专门辟过谣。警方表示没听说过此类案件,并且认为作案手法成本太高,漏洞太多,在现实中很难实现。推送中所讲述的其它骗局也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只是描述了骗局的过程,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来传播谣言。

 

谣言四:《这7种肉,医生已禁,比砒霜还毒》

概要:文章有一个耸人听闻的题目,将食物与砒霜做比较,让人有食用就会致死的联想。文中例举了羊悬筋、鸡头、猪脖子里的肉疙瘩、禽尖翅、鸡脖鸭脖、鱼腹腔里的“黑衣”、畜三腺这七种肉类,称这些部位的肉抑或为病变组织、抑或有腺体、抑或含有重金属,不能食用。

辟谣:针对该谣言,已有专业人士通过网络辟谣,指出称该谣言有一定道理,符合吃肉不吃淋巴、腺体的原则,但过于夸大其词。并且,市面上正规猪肉在屠宰过程中已经修割掉了所有有碍卫生的组织,如暗伤、脓疱、伤斑、甲状腺、病变淋巴结和肾上腺。

 

谣言五:《家里的这两种液体一旦合体,马上死亡!速速扩散!》

概要:文章称,北京王女士清洁马桶时,倒入洁厕灵又加了84消毒液,王女士随后晕倒,抢救无效死亡。医院诊断为氯气中毒。500克84消毒液,加400克的洁厕灵,可产生约15升氯气,大量氯气在狭小的空间内足以使人致命。

辟谣:针对该条谣言,《厦门日报》进行了辟谣,称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后,所发出的刺鼻味道确实是氯气所散发的气味。但谣言对此有所夸大,因为人体吸入氯气时,会出现流泪、咳嗽等生理反应,正常情况下会本能地躲开。即使是在密闭的卫生间里同时使用84消毒液和洁厕精会产生氯气,也不可能一次倒入很多,产生出大量有毒氯气。而面对氯气,人也不可能一直保持不动,持续吸入。

 

【P仔报告】


这五条网络谣言要么瞄准了人们的好奇和猎奇心,要么利用了人们的焦虑与恐惧心理,还有的同时包含焦虑与恐惧、希望与欲望等多种动机。他们不仅搅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网络生态环境。所以,面对这些网络谣言,P仔将擦亮眼睛,及时为大家澄清真相;也欢迎大家告诉P仔你所怀疑的网络文章内容,由P仔来查明真相。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邮箱:shwlpy@qq.com

 

分享至
(0) (0)
上海辟谣 版权所有 所有文章均为上海观察所有 不得转载 保留所有版权

评论

网友评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出品
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监制
 
辟谣联盟
注册
手机号码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验  证  码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新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