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上观新闻
当前的位置>>涨姿势>>关于输液的几个秘密,你一定要知道
关于输液的几个秘密,你一定要知道
发布时间: 2016-06-05 10:59:59
作者: 辟谣特工队
对于输液我们不能唯它不用,也不能避而远之。输液本无害,但是用错了救人的工具也会伤害人。正确的认识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不仅仅考验着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也需要患者们的理解与配合。

3.png


春寒料峭,气温时起时伏,免不了伤风感冒。有些人选择吃感冒药,而更多的人选择了去医院打针输液,于是医院的急诊室里人满为患,有人非常形象的用“吊瓶森林”形容医院里的此情此景。


一瞬间,输液变成了社会危机。有统计数字显示,一年中国人输液104亿瓶,过度用药在不同级别的医疗点都或多或少地发生着,而因为静脉输液造成的一些医疗事故也不断地被报道。因此,关于静脉输液危害巨大的一些报道、推送层出不穷,输液似乎变成了一件严重危害健康的事情,甚至有了输液有害论这样的说法。


输液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医疗行为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不仅仅医生需要把关,作为患者也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医患关系才能更和谐,更好地解决问题。

所以到底什么时候需要输液呢?我们举一个最普遍的例子,当我们感冒了,是置之不理,喝白开水,吃点感冒药,还是去医院打吊针?


一、多种多样的感冒


其实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感冒就是一种集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嗓子痛等症状为一体的疾病。但事实上,感冒属于上呼吸道感染这一大类疾病谱,并且有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不同类别。


二、感冒到底怎么治


病原体的不同,造成两种类型的感冒症状在程度上有着明显的分别,自然在疾病的处理上也会有着明显的区别。

普通的感冒鼻部症状明显,比如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等等,但病程自限。也就是说,在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下会自行恢复,所以治疗原则上多以对症治疗、休息营养为主。如果伴发了细菌感染可经验性地选择抗生素治疗,而抗病毒药物并不建议使用。日常人们所用的感冒药通常主要是NSAID类药物(解热镇痛,为对症治疗)和抗菌类药物,而抗菌药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必须的。因此在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是不主张打针输液的。

但流行性感冒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流感病毒类型多变异快,经常有暴发流行,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我们经常听到禽流感、H1N1、H7N9这样的字眼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没错,这些都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根据其症状类型的不同,大致分为单纯型、胃肠型、肺炎型、中毒型,并且并发症多,如继发性细菌性肺炎,会造成症状的急剧加重,甚至是患者的死亡,因此在确诊后48小时内需要接受治疗。

患者不仅需要被隔离,还要使用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金刚烷胺等,如果合并了各种细菌感染也要使用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感冒就不能自己扛了,而要去医院积极地打针输液,否则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所以感冒了要分轻重,重感冒只喝白开水是肯定好不了的,而轻症感冒还是建议自己扛过去的。同样的,其他疾病也是要分轻重缓急,2014年安徽省卫计委曾颁发《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规定了53种门、急诊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更加强调了规范输液,根据发病机制来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而不是一味地输液或者一味地拒绝输液。


三、为什么要输液?


静脉输液给药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因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较口服、肌注等方式,能以较快的速度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在临床上,选择静脉输液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患者的消化道情况不允许口服用药、药物会被消化分解不能到达血液、外用等其他方式不起效果、药物对消化道造成损伤、严重情况下需迅速达到血药浓度等等。静脉输液作为一种普遍的临床用药方式,的确是有其合理性的。


四、应不应该打吊针?


高效率自然会有高风险:临床常见的输液反应包括热原反应、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菌污染反应等,这些输液反应不仅仅与药物的成分、合成工艺有关,也与个人的体质紧密相关。在国内,中成药的注射安全问题更是十分凸显,因其成分不确定,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远大于其他西药。

对于静脉输液以及输注药物的选择,原则上应当根据病情需要来确定。这不仅仅是医务人员心中需要一根准绳,患者也应当明确,不是所有的药物都要静脉给药。对于各种疾病应当选择最适合的药物与给药途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打点滴。


小结


过度输液的情况的确存在着,与之相随的药物滥用及错误使用问题也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尤其是在一些乡镇的小诊所,因为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缺乏规范的操作,这样的情况更是严重。对于输液与用药的选择,我们应该更加理智,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式。不仅仅是感冒,所有的疾病皆是如此。对于输液我们不能唯它不用,也不能避而远之。输液本无害,但是用错了救人的工具也会伤害人。正确的认识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不仅仅考验着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也需要患者们的理解与配合。


参考文献

[1]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8版 13-15

[2]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社区医学杂志2011,9(5):66-74

[3]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解读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 32(2):105

[4]过度静脉输液的现状、危害及管控措施药学进展2016,40(2):141-144

[5]静脉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解析及对策中国药物评价2014,31(1):42-45

[6]不同剂型与给药途径对药物疗效影响的分析探究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184-185


1464843470154378.jpg

分享至
(0) (0)
上海辟谣 版权所有 所有文章均为上海观察所有 不得转载 保留所有版权

评论

网友评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出品
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监制
 
辟谣联盟
注册
手机号码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验  证  码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新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