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上观新闻
当前的位置>>涨姿势>>为何有些场景 我们似曾相识
为何有些场景 我们似曾相识
发布时间: 2016-08-31 15:27:32
作者: 吴苡婷
当我们置身于某个陌生的地方会不会觉得这个地方我曾经来过这里?想必我们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受,这些感受也曾被哲人、艺术家、文学家们广为记录和传播。这种看上去神秘的现象,有没有科学的解释呢?

幻觉记忆 错位的联想

 

法国人艾米莉·波拉克于1876年首创了幻觉记忆学说,她是这样描述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对某一事物无法抗拒的熟悉感。


后来研究人员又把这样的感受引申为“已经听到,已经想过,已经尝过,已经梦到过,已经读过……


后来有40多种理论解释这一现象,我们挑选两个主要的理论来看看科学家的解释。


根据记忆三阶段理论,人类记忆是按照超级短期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被以某种编码的形式被编写和储存于不同的区域。


记忆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认知的提升

会发生相应“弯曲”或改变

记忆也会出现错误


比如我们经历过类似情景,那么当前的情景就可能会为我们提供熟悉的记忆提取线索,并无意识地激活人们过去的某种体验。比如我们见到某一场景,或某个陌生人,而这个场景的布局或者该人的走路姿态让人激发了某种联想,并快速提取信息与眼前的所见所闻进行整合,某些局部的相似性将会误导我们对整体相似性的判断,并提供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心理学家称之为熟悉感的错位。


记忆全息理论认为,人们可根据整体的任何片段重新建立完整的三维图像。


但是,片段越小,最终展现的图像越模糊。若在当下环境中存在与过去记忆片段相似的细节,如空间、画面、声音、味道等,大脑信息被提取时,这些片段或元素与过去的某些相似的残余记忆相会时,大脑将根据那个片段重新创建整个场景,可能引发幻觉记忆,让人感受到似曾相识的印象。


心情越放松 幻觉记忆会越多


调查研究表明,超过60%以上的人不定期有过这种似曾相识的经历,而10%的人群从未有过。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多于年长者。儿童最早有这种体验大约在8~9岁之间,15~25岁的人群中发生率最高。


有报告还说,感觉越疲劳或压力越大,越可能经历幻觉记忆。但其他研究人员却得到相反结论——人越精神充沛,心情越放松,越可能经历幻觉记忆。记忆与心境有关,但该领域的研究远未形成一致结论。

    

另外,那些爱好旅行、摄影,看过大量电影、图片、绘画作品,阅读大量书籍,并对阅读过或只见过却没有实际经历过的事情有很强记忆的人,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记忆会在这些人群的头脑里重现。当看到或经历与其中某个记忆非常相似的情景时,体验到幻觉记忆的几率更大。思想开放,经常做头脑想象的人,也将有更多体验的机会。


当然,特殊人群更容易出现幻觉记忆,比如部分癫痫患者和精神分裂患者。需要特别提示的是,普通人群幻觉记忆的时间非常短暂,也不频繁,但某些人或特殊群体可能患永久性幻觉记忆症,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需就医诊治。

 

本文转自“上海科协”微信公众号;题图来源网络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获取更多信息

分享至
(0) (0)
上海辟谣 版权所有 所有文章均为上海观察所有 不得转载 保留所有版权

评论

网友评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出品
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监制
 
辟谣联盟
注册
手机号码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验  证  码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新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