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上观新闻
当前的位置>>涨姿势>>艾滋病到底离我们有多近?
艾滋病到底离我们有多近?
发布时间: 2017-04-25 13:58:58
作者: 辟谣特工队
艾滋病是怎么传染的?打耳洞、纹身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艾滋病是人类疾病谱里一个名气很大的疾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艾滋病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恐慌。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对艾滋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现在人们已经研究出了能够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药物。但是这并不能完全平复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慌。最近,微信公众号上一段视频又火了起来:一女子因为婚前去路边小摊打了耳洞,感染上了艾滋病,给自己的婚姻、家庭带了极大的影响。于是,问题就来了,艾滋病到底离我们有多近?仅仅做到不乱搞事情、不注射毒品、不输受感染的血液这些够了么?打耳洞、纹身到底有多大的风险?


艾滋病怎么传染?


众所周知,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体是HIV病毒,该病毒最主要的作用是在CD4T细胞内复制繁殖并破坏该细胞。CD4T细胞是我们人体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员,因此感染后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各种条件性感染(可以理解为被一般人不会被感染的病菌所感染)和肿瘤等等,最终导致患者的死亡。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归纳起来共三种:性接触、血液、母婴,日常生活中的接触比如亲吻、拥抱、共同吃饭等,在没有破损黏膜、伤口的接触下是不会传染的。


据2007年1~10月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异性性传播占37.9%;同性性传播占3.3%;注射毒品传播占29.4%;既往采供血传播占6.1%;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占4.2%;母婴传播占1.6%;传播途径不明占17.5%。可以看得出,最高危的途径有没有保护的性交、静脉注射毒品共用针头等,母婴(尤其是在有效的药物控制血液病毒载量后)和输血途径相比之下感染的几率已经减小,其他途径的传播概率也相对很小。


打耳洞、纹身的风险有多大?


很多人觉得打耳洞、纹身有风险,原因就是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存在没有及时的更换针头、多人共用的现象,再者打耳洞、纹身又都是有创性的操作。


事实上,HIV在体外生存能力极差,不耐高温,抵抗力较低,离开人体不易生存且不能复制繁殖。常温下,在体外的血液中只可存活数小时。对热敏感,在56℃条件下30分钟即失去活性,对消毒剂和去污剂亦敏感,0.2%次氯酸钠、0.1%漂白粉、70%乙醇处理5分钟能灭活病毒,总而言之,离开身体的HIV活性很低,感染的能力大大降低,相比较主流的途径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艾滋病的传播需要有含有病毒的液体的传播,在艾滋病患者的各种体液中,以血液、精液的病毒数量最高,普通的唾液、眼泪、汗液病毒数量是非常少的,所以如果没有血液、精液的接触,感染艾滋病的几率也是非常低的。


那么打耳洞、纹身会传播艾滋病么?理论上是会的,不消毒的针头、墨水都是可能的传播途径。但据抗艾信息网站the body.com以及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介绍,目前在美国并没有这样确证的案例报道通过纹身、打洞传播艾滋病的病例,国内也很少有这样的病例报道。


先说打耳洞,其所造成的伤口非常小,血液渗出也很少,血液也很快会凝固、干燥,况且目前我们市面上无论是激光,手穿,枪打,最后与血液接触过的耳钉是被留在耳朵上面的,师傅还会告诉你一个星期不要摘小心耳洞长回去。除非你用了别人用过的耳钉,你并没有与别人的血液有接触,所以传播的几率很小。再者,艾滋病的感染也需要一定的病毒载量,如果只有一个HIV进入体内,是不会得艾滋病的,一般来说200个HIV病毒可以引起感染,大约2-4滴血液量,合100~200微升,这在小小的耳钉上一定是可见的。一个针头的含血量只有1.4微升,实心针则会更少。


再说纹身,如果纹身师毫无常识也没有道德反复共用针头,确实造成艾滋病传播的可能性大一些。但是前文提到,HIV需要存在于液体尤其是活体内,在干燥的物体表面很快就会失活,如果纹身师将上一个人用完的血淋淋的针头直接拿给你用,可能会感染。如果针头已经干燥了,其实感染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


总体说来,打耳洞、纹身是一个理论上有风险但在现实中实践起来较为困难的一种途径。


怎样安全的打耳洞、纹身?


虽然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这种传播艾滋病的几率很小,但小编并不是想洗白纹身、打耳洞这种可能的传播方式,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风险,到正规的医院和有执照的店面去纹身、穿孔,使用一次性的针头、墨水等设备一定是不会错的。

虽然不传播艾滋病,乙肝等疾病还是有可能通过不正规的纹身操作造成传播的,同时消毒不够彻底的器具也有可能造成细菌感染,轻则耳朵发炎化脓,重则造成全身的细菌感染,甚至威胁生命。所以,归根到底,规范、一次性、消毒彻底才是安全的必要保证。


小结


面对一个HIV抗体阳性的患者,医生往往要首先考虑的是性传播与血液传播两个途径,进而查找可能存在的患者,不能仅仅通过患者提供的打过耳洞的病史来判断可能的传播途径。因为艾滋病特殊的传播途径,隐瞒病史这一现象时有发生,作为医生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能偏听偏信,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要有一定的常识,正确科学的预防艾滋病而不是恐惧艾滋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打耳洞、纹身已经变得非常的普遍,我们完全不应该对其有恐惧心理,而是应该有着客观冷静的判断,为自己带来最安全的美丽。


REFERENCE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2011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1,29(10):629-640.DOI: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1.10.018.

[2]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2011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1,29(10):629-640.DOI: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1.10.018.

[3] HIV transmission. https://www.cdc.gov/hiv/basics/transmission.html

网页名片.jpg

本文转自“辟谣特工队”;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获取更多信息

分享至
(0) (0)
上海辟谣 版权所有 所有文章均为上海观察所有 不得转载 保留所有版权

评论

网友评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出品
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监制
 
辟谣联盟
注册
手机号码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验  证  码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新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