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顺蔚蓝的河流浮游,
一轮圆月照得她光彩耀眼;
她用劲拍打着银色的波涛,
想把浪花泼溅到月亮跟前。
河水汹涌着,哗哗喧响,
把映在水中的云影摇晃;
这时美人鱼唱着歌儿,
歌声直飞到陡峭的岸上……
——莱蒙托夫:《美人鱼》
别林斯基称《美人鱼》为“俄罗斯诗歌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之一”,并把它归入“诗人个性在斑斓的生活幻象中消失的纯艺术诗篇”,认为莱蒙托夫对彼岸世界美的事物的渲染,对现实世界的充满丑恶是一种曲折的否定。
毫无疑问,在诗人和评论家眼里,美人鱼都是美的。美人鱼果真像诗人写的那样美吗?
其实,美人鱼不是生活在河流中的,它也没有诗人写的那样美。
几个世纪前,欧洲探险家纷纷驾船前往刚发现的美洲大陆找寻宝藏。在茫茫大海上漂泊数月之久的探险家和水手们,在日落黄昏或一轮圆月高照之时,透过弥漫的水 雾,不时看到一些下身像鱼的“女人”在大海中嬉戏,偶尔还把孩子抱在胸前喂奶,一大一小亲密地抱着,极像偎依在一起的两个人。这些奇妙的景象勾起了远涉重 洋的人们对妻儿的无限思念,“美人鱼”的传说也随之诞生。莱蒙托夫的《美人鱼》就取材于这些传说。
可一些生物学家对此景象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传说 中的“美人鱼”,实际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大型哺乳动物——儒艮。
儒艮
儒艮是海洋里惟一的食草性哺乳动物,以浅海中的海藻、水草等多汁水生植物为食。它主要栖息于印度洋、太平洋西南部以及红海等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儒艮不仅视力 较差,而且生性胆小害羞,白天潜伏在三四十米深的水底,除了数十分钟出来换一次气,其余时间难得浮出水面。日落黄昏和圆月高照的晚上,是儒艮自由活动的最 好时刻,但稍微有一点响动就可惊动它们,因此人们很难见到儒艮的真实面目。
儒艮一家
儒艮的头很大,头与身体的比例是海洋动物中最大的。它的嘴长得极为奇特,巨大而呈纵向。它的尾部与海豚的尾部相似。生物学家发现儒艮的样子不仅不俊美,反而还很难看,但人们为什么要把它们说成是极富童话色彩的“美人鱼”呢?
晨曦中美人鱼回望大海
原来,雌儒艮常以鳍状的前肢怀抱幼子,以垂直的姿势在水中换气或喂奶。因为儒艮的视力较差,每当船只驶过,它常将头伸出水外仰望,而食草的它们头上常披着水 草,很像长长的头发。船上的水手们远远看去,只能见到它们的一双乳房和怀抱的幼子,以及长长的“头发”,可不就是活生生的“美人鱼”?17世纪英国的赫特 生在《航海日记》中写道:“美人鱼露出海面的背和胸像一个女人。它的皮肤光滑,背上披着长长的黑发……”赫特生看到的美人鱼是在夜深人静的晚上,而且是远 远看去的,如同莱蒙托夫的诗一样,写的是“彼岸的世界”。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作者与意象之间有距离才好,也就是说“距离产生美”。正因为有距离,人们在月光下见到的儒艮才有“美人鱼”之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组稿、编辑:朱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