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上观新闻
当前的位置>>权威发布>>北京市食药监局辟谣橘子“打针”变甜
北京市食药监局辟谣橘子“打针”变甜
发布时间: 2017-01-24 10:57:16
作者: 张鑫
针对网传橘子注射变甜的传言,北京市食药监局对销售的柑、橘、橙开展了专项风险监测。

抽检的242个样本均未发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禁止使用的甜味剂、着色剂、防腐剂。专家表示,所谓橘子“打针”造成的“针眼”,可能是采收中机械致伤造成的。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风险监测处副处长张卫民说,此次监测抽检的样本共采样242个,包括柑、橘、橙、柚、金桔、柠檬等;覆盖了超市发、物美、家乐福等16家有代表性的连锁超市和商场、果蔬专卖店,以及新发地、岳各庄、大洋路等三大水果批发市场。


针对网传给桔子注射甜蜜素的说法,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对各类样本果肉进行检测,均未检出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阿斯巴甜等人工合成甜味剂,也未检出苯甲酸、山梨酸等人工防腐剂。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湘宁教授介绍,桔子的甜度是由品种、光照、土壤条件、施肥等因素决定的。如果注射甜味剂,虽能让桔子局部变甜,但这种桔子极易腐烂变质,需要花费很大精力且得不偿失,一般不会为商贩所采纳。


至于市民购买桔子时,偶尔会发现表面有像砂眼一样的小洞,可能是在柑橘采收、装卸及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机械伤所致。


1473336547931047.jpg本文转自法制晚报;题图来源网络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获取更多信息

分享至
(0) (0)
上海辟谣 版权所有 所有文章均为上海观察所有 不得转载 保留所有版权

评论

网友评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出品
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监制
 
辟谣联盟
注册
手机号码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验  证  码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新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