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某学校一名初二学生被同学恶作剧,误饮混入了墨汁的水。这件事当时并未立即引起重视,一小时后,这名学生才因身体不适送医院救治,被查出心肌受损需全力救治。父母带着他辗转在南京多家大医院求医,尚未找到有效的救治方法。医生表示,墨汁喝下去后需立即洗胃,墨水在孩子的胃中停留时间太长,有害物质会被身体多个器官吸收。误喝墨水造成如此不良后果,让人始料未及,那为何古人“一肚子墨水”却一点事没有呢?
我们常常说某个人“墨水”喝得很多,是指他的学识相当高,读的书、写的文章也不少。在中国古代,喝墨水的人不少。在北齐时,朝廷就下过命令,对那些在考试中成绩差、卷子写得“不像样”的考生,一律要他们“喝墨水”。至于喝多少呢?那就得看他们的卷子差到什么程度而定。另外,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因为刻苦练习书法,曾经错把妻子送来的馒头蘸着桌上的墨汁吃下;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年少时,有一次读书读到兴奋处,误将馒头蘸墨水吃了。
据专家分析,古人之所以食用墨水安然无事,是因为古代墨水与现代墨水工艺不同。古代制墨法用的是各种植物及动物原料经燃烧或热分解而成的炭烟,加上动物胶和天然中药等原料制成,少量服食无碍。而现代制墨法所用的烟,是以提炼石油后的重油烧成的工业用油烟为最多,并依等级酌量掺入矿油烟,胶水多配用化学胶水,另外还有各种稳定剂、渗透剂、湿润剂、防腐剂、防霉剂、化学芳香剂、合成香料等,这些东西的毒性很强。
【P仔报告】
P仔查询资料发现,古墨中的许多添加剂都是中药材,在古时交通不方便的地方,遇人生病时,用古墨磨汁加酒服用,可以止血及治痢疾等病症。古时还有专门制作药墨的,供遍远地方急病使用,其中添加的原料有犀牛角、羚羊角、牛黄、麝香、冰片、珍珠、蟾蜍、麃胆等名贵中药材,有消炎解毒、活血止痛、凉血止血、消肿软坚、开窍醒神等功效。所以,古今有别,观念也需更新。
(资料来源:扬子晚报)
题图来源:网络
编辑邮箱:shwlpy@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