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办公、交友联络、表达感情的重要工具,但在生活中、工作中,网络谣言无处不在,如影随形。今天,编者整理出部分关于运动营养的谣言,供网友们甄别取用——
谣言一:补充维生素就是补充能量
真相:吃几颗维生素补剂并不能让人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或是举起更重的东西——至少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因为维生素及其类似物、矿物质不是“燃料”,不能产生能量。事实上,它们作为代谢的辅酶,作用在于协助实现多种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生化反应。饮食中缺乏维生素或矿物质时,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包括运动)便会下降。然而,当体内的微量元素已经足够时,摄入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但不会带来更多的益处,反而对人体有害。
谣言二:锻炼摄入水分会影响速度
真相:出汗导致的过度失水是锻炼时感到疲劳的罪魁祸首。运动员们在长时间的锻炼或比赛过程中硬撑着不喝水的时代早已过去,教练们也不再要求运动员在锻炼的时候定量喝水了。事实上,美国运动医学院等机构普遍认为,运动员应按照自己的出汗情况来调整喝水的量。
在锻炼时摄入水分不仅不会影响运动员的速度,反而能帮助他们表现得更好,提高耐力。一般来说,要在锻炼时保持体内水分充足大概需要每小时饮用400~800毫升的液体,而且最好是频繁地少量饮用,比如每15分钟饮用100~200毫升。不过,具体的水分需求因人而异,和每次锻炼的具体情况也有关。
谣言三:患了脂肪肝狂减肥
真相:查出患脂肪肝后,有些患者只吃蔬菜和水果,不吃肉。这种所谓的“饥饿疗法”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反而会加重脂肪肝的症状,是非常有害的。
本文转自光明网;题图来源网络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