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上观新闻
当前的位置>>谣言终结>>食药监总局强调“无根豆芽五毒俱全”是谣言,此前遭各地清查
食药监总局强调“无根豆芽五毒俱全”是谣言,此前遭各地清查
发布时间: 2017-04-25 13:09:59
作者: 澎湃新闻
4月2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近年来食品药品类谣言汇总”系列文章,其中无根水毒豆芽、青蟹打针、食品使用避孕药、小龙虾用于处理尸体、肯德基麦当劳使用转基因鸡等谣言均榜上有名。

4月2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近年来食品药品类谣言汇总”系列文章,其中无根水毒豆芽、青蟹打针、食品使用避孕药、小龙虾用于处理尸体、肯德基麦当劳使用转基因鸡等谣言均榜上有名。

 

澎湃新闻注意到,这是食药监总局连日来第三次公布相关食品谣言及辟谣,目前三批谣言共15例。

 

上述谣言都存在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多次辟谣仍反复传播、对行业危害大等特点。


“无根豆芽”五毒俱全为谣言

 

国家食药监总局在24日的文章中引用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明确指出,豆芽制发过程使用的“无根生长素致癌”为谣言,此前数年间多家媒体的报道夸大无根豆芽危害,以至于坊间以讹传讹让其被冠以“五毒俱全”之说。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此前也曾表示,食品安全领域重典治乱是为了纠偏,但也不能走极端,“毒豆芽”事件就闹得比较尴尬,矫枉过正了。

 

食药监总局在其文章中称,1985年“8503”无根豆芽生长调节剂研发成功,并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应用,2010年12月22日某媒体曝出不实消息,称郑州一豆芽生产户所用的“无根生长素是一种激素类药物,其中五种添加剂均可致癌”。食药监总局还在其文章中一并梳理了谣言的发酵及辟谣过程。

 

文章指出,针对这一谣言,2011年1月25日“果壳网”谣言粉碎机版块发布文章对其首次辟谣。

 

然而2011年无根豆芽生长调剂其中两种物质被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双双排除出食品添加剂目录后,无根豆芽自此被归为“毒豆芽”开始遭到各地清查。

 

随后几年间多家媒体发表没有科学依据的乌龙报道,夸大无根豆芽危害,以至于坊间的以讹传讹让无根豆芽被冠以“五毒俱全”之说,如2011年4月20日《法制新闻》定义沈阳无根豆芽为“使用有害非法食品添加剂”。

 

食药监总局的文章中指出,2015 年1月13日,北京地方网站联合百度知道将其归为“2014年十大生活谣言”,15日香港特区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通过《澎湃新闻》发布研究报告再次进行辟谣。2015 年5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农业部、国家卫计委联合出台了《绿色食品 芽苗类蔬菜》标准为豆芽中无根剂使用划定限量。


近千名芽农被判刑

 

尽管谣言与辟谣多次交锋,无根豆芽“五毒俱全”的说法飞速扩散。

 

2013年以来,添加“无根水”制发的无根豆芽曾被认为是“五毒俱全”的“毒豆芽”,全国近千名豆芽生产者被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判刑。

 

“毒豆芽”事件一经出现,随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几乎同一时间,法律界、学界和业界掀起了“无根水”安全性、添加“无根水”制发豆芽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毒豆芽”案件适用法律等问题的大讨论。

 

澎湃新闻此前曾报道,早在2014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就与国家食药监总局等部门专门研究相关问题。2014年11月25日,最高法还在其网站上公开回复网民称,将“通过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尽快有效解决存在问题。”

 

争议之下,各地对无根豆芽类案件的刑事判决不一,既有有罪判决,也有无罪判决、撤诉、发回重审等多种情形。

 

澎湃新闻此前还了解到,此前被判刑定罪的芽农数年来一直在申诉并申请国家赔偿,但大多数未获得回应。

网页名片.jpg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题图设计:邵竞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获取更多信息

分享至
(0) (0)
上海辟谣 版权所有 所有文章均为上海观察所有 不得转载 保留所有版权

评论

网友评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出品
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监制
 
辟谣联盟
注册
手机号码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验  证  码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新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