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上观新闻
当前的位置>>求证实录>>中国霾是中性?国外研究在帮雾霾洗白?你真的误会了!
中国霾是中性?国外研究在帮雾霾洗白?你真的误会了!
发布时间: 2016-11-22 18:06:39
作者: 郑子愚
一篇坦言“中国雾霾是中性的”文章刷遍朋友圈,这是怎么了?雾霾没害?

 

日前,一则有关“中国雾霾是中性的,与当年伦敦夺命大雾成分不同”的报道引发网友热议,许多网友对“中性”这个概念产生了质疑,进而引发各种揶揄和嘲笑。


报道截图


雾霾中性论的舆情


这篇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展开调查。


记者追溯报道的源头发现,“中国霾是中性的,与当年伦敦夺命大雾成分不同”的研究成果不是杜撰,确实来自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该研究成果刊发于今年11月14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题为《从伦敦雾到中国霾:硫酸盐的持续性形成》。研究报告由美国得克萨斯农业与机械大学张人一教授率领来自中国、美国、以色列和英国等国的国际研究组联合完成。


这一研究成果的报道发布后,“中国霾中性”被不少网友理解成“中国霾无害”。但事实上,报道中明确指出,中国霾的“中性”指的是酸碱度上的“中性”,即pH值约等于7,丝毫没有为雾霾洗白的意思。


科普作家“@大脸撑在小胸上”专门发文进行解释:伦敦雾霾主要来自于燃煤排放,有很多硫化物,所以是酸性的;而中国霾的成分很复杂,除了燃煤和发电厂排放出的硫化物,还有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同时它的反应过程也更复杂,除了一次排放,还有这些一次排放物之间又互相作用,产生二次污染物。由于有二次反应,所以它更多是中性污染物——相对于酸碱而言的中性,而不是相对于褒贬而言的中性。


伦敦雾和中国霾分别是怎么形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霾并非因为中性而无害,其危害可能比当时的伦敦雾还要大。研究报告指出,伦敦雾霾里大部分是PM10,而中国霾里还有比PM2.5更小的颗粒。据了解,PM越小,穿透能力就越强。PM10是可吸入颗粒物,能进到鼻腔和咽喉,但可以随着痰涕排出;PM2.5是细颗粒物,能深入到肺泡,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PM0.1是超细颗粒物,可以进入到肺泡、血液和神经系统。


PM2.5有多小?


基于这些研究成果,研究团队指出,中国霾治理起来可能比伦敦雾要难得多。伦敦雾成分比较单一,控制起来相对容易;而中国霾源头多、成分杂,如果在控制时依葫芦画瓢,治理起来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研究报告最后提到,主流的治霾思路是控制二氧化硫。而针对主要由PM2.5等小颗粒构成的中国霾,在农业和交通领域控制氨氮的排放,是一种针对中国现状的全新治霾思路。这个新思路才是该研究团队作出的主要贡献,也是该篇报道最值得读者关注的部分。


中国网友眼中的雾霾来源

数据来源:无锡环保微信公众号

 

[P仔报告]


雾霾来了,我们能做什么?

数据来源:无锡环保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雍凯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获取更多信息

分享至
(0) (0)
上海辟谣 版权所有 所有文章均为上海观察所有 不得转载 保留所有版权

评论

网友评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出品
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监制
 
辟谣联盟
注册
手机号码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验  证  码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新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