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上观新闻
当前的位置>>辟谣报告>>“歪打正着”的谣言打了官方辟谣的脸吗
“歪打正着”的谣言打了官方辟谣的脸吗
发布时间: 2016-06-25 10:28:19
作者: 吴頔
谣言的性质,决定了“歪打正着”丝毫不能成为谣言翻身一跃登堂入室的理由。

 

6月23日下午14时30分左右,盐城阜宁、射阳部分地区出现强雷电、短时降雨、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道路受阻、设施农业受损等灾害。

 

1

 

在为灾情揪心的同时,也有网友将关注到了另外一面。一则新闻截图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这条题为“网传盐城未来有特大暴雨,市气象台紧急辟谣”的消息称:“入梅以后的降水备受市民关注,在最近几天,手机上一条要下特大暴雨的谣言,差点刷爆了盐城人微信朋友圈。对此,盐城市气象台紧急辟谣:根据6月20日下午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预计未来10天我市进入多雨时段,但随着副高进退,以过程性降水为主,晴雨相间,不会出现特大暴雨过程。”

 

点开《盐城晚报》电子报,据传印有这则“辟谣”新闻的版面已经被删除,而在盐城市气象局网站上,相似的“辟谣”新闻仍然高挂在网站首页,就在23日极端天气通报的下方。

 

 

 

官方“辟谣”被“打脸”了吗?质疑的网友中不乏“大V”:

 

@杨锦麟 在发微博时,配上了《盐城晚报》的那篇报道截图:“谁下令辟谣的?”

 

@吴飞微议 也质疑道:“盐城官方通报,今天暴雨已死亡78人!但是第一个预报灾害的人,却被指控发布谣言。辟谣的那篇文章还在。”

 

@陈光武律师 直接讽刺:“昨日,盐城特大暴风雨灾害导致70多人死亡,房屋设施毁损严重。而几天前社会上大量传播盐城地区有特大暴风雨的预报。相关部门不仅未能重视,而是大张旗鼓的紧急辟谣。瞧这谣言辟的……”

 

不少网友看来,这篇新闻,非但不是“辟谣”,反而因其失准的天气预报,某种程度上成了另一则“谣言”。

 

2

 

先不说这条新闻,既然记者与气象局都号称“辟谣”,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这“谣”从何来。

 

前些天,各地的微信群、朋友圈,一则消息被广泛传播,“紧急通知:刚刚市里开了全市防汛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今天晚上开始至明天有特大暴雨,有可能有1998年那么大洪水……”

 

以“今天晚上开始至明天有特大暴雨”为关键词,得出的搜索结果是这样的:

 

 

 

 

上海观察发现,这条消息先后出现在了北京、上海、西安、宝鸡、大连、济南、盐城、苏州、昌吉……而各地的媒体也纷纷求证当地防汛办、气象局等有关部门,进行辟谣。

 

更有甚者,据东北网报道,从牡丹江长安公安分局获悉,6月16日,牡丹江一男子崔某在朋友圈散布牡丹江要下特大暴雨的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

 

看到这儿,我们可以确定,该条传遍朋友圈、微博甚至是手机短信的“特大暴雨警报”,是谣言无误了。

 

3

 

发现谣言,第一时间发布辟谣消息,是相关部门与媒体的职责所在,也是政务公开化、信息透明化的体现,这样的及时作为本该获得网友点赞,为何在一夜之间,迎来的却是铺天盖地的冷嘲热讽与口诛笔伐?

 

问题就出在,辟谣新闻刚刚发布不久,偏偏盐城就发生了龙卷风冰雹灾害。

 

对此,《法制晚报》记者向江苏省盐城市市委宣传部了解情况,工作人员表示:“已获悉气象局曾发布辟谣一事,正在了解具体情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造成人员伤亡与房屋损坏的,是大风冰雹,而非此前广为传播的“谣言”中提及的暴雨。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中国气象局表示,由于龙卷风时空尺度很小,在现有观测网密度下很难精确发现,因此对龙卷风最大风力及其影响程度的判断多数是通过灾后调查确定的。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加拿大发布龙卷风预警,也仅能提前几分钟到十几分钟。

 

而根据中央气象局的通报,中央气象台、江苏省及盐城市气象局对强对流天气都曾进行预警。

 

 

 

4

 

谣言终归是谣言,它缺乏权威的信源与科学的依据,不因事态变化而转移。谣言的性质,决定了“歪打正着”丝毫不能成为谣言翻身一跃登堂入室的理由。

 

@史超_菩提心 认为:“谣言就是谣言,蒙上个擦边也是谣言,大暴雨和大风暴是两码事,和龙卷风更是不一样。另外,气象法规定,只有气象部门有权发布天气预报,占星算命做梦者无权发布。”

 

网友@付亮的竞争情报应用 表示: “盐城市气象局发现网络谣言及时辟谣,时间可更快一些,辟谣内容应减少维稳内容,更多展示气象预报的结果和发布、获取方式。辟谣文虽有瑕疵,但与之后发生的局部强对流灾害并不矛盾。网友未从分调查,就在网络歪曲解读不可取。”

 

@原野Christina 也说:“就知道会有人拿盐城市气象局辟谣的那篇文章说事儿。谣言止于智者,他们台长辟谣没错,而且对于强对流天气人家该提醒的也提醒了,面对天灾,人类的技术确实还差得远,但特大暴雨24小时要超过250mm降水才算。”

 

@吐槽鬼 分析道:“特大暴雨那条谣言不是针对盐城,而是针对整个长江中下流地区,所以各地气象台都出来辟谣。辟谣方式都是先说明这条朋友圈流言没有依据,不要恐慌。然后各地气象台结合自己地区的气象数据发布未来的预测和预警,,盐城气象在文后明明白白写着未来三天有局部强对流天气,在当天也连发预警。”

 

而在事实面前,并非所有网友都持此观点。不少网名宁愿选择相信一条无凭无据的谣言,也不愿直面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仅仅将原因简单归为公信力缺失,恐怕还不够。

 

人身安全相关谣言一直是各大网络平台经久不衰的“牛皮癣”。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曾表示,此类谣言正是抓住了人们趋利避害的本能,对于和自身健康、财产人身安全相关的信息,公众往往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

 

6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7(2016)》中,就有这样的数据:调查显示,对于十分重要但是真伪难辨的信息,70.3%的受访者都表示“宁可信其有”,只有17.6%的人选择“宁可不相信”。人们认为最常见的谣言主题为健康养生类、食品安全类和人身安全类,同时人们也认为这几类谣言有较高的欺骗度。受访者转发信息到朋友圈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人,这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因为很多谣言都涉及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等实用信息,人们在自己相信之余,也希望能分享给亲朋好友,使他们也从中受益。该行为是出于利他目的,但实际可能使人不自觉的成了谣言传播的帮手。

 

针对此情况,《新京报》就在评论《“洪灾”谣言涌来,要有科普“防洪堤”》中称,有关地方、部门在这类流行谣言传播时,抓住传谣者固然重要,及时通过“双微”等平台予以解释澄清也很有必要;而在此之外,很多地方、平台也不妨据此总结出跟现实气候贴近的“汛情灾情帖”真伪识别技巧,及时提供便捷权威的证伪信息,在公众关心的话题上,利用“互联网+”多主动出击,多些信息服务,占据跟谣言赛跑中的主动权。

 

天灾固然可怕,但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总能通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而谣言的传播,挑战的则是社会的安定和谐,正如《大连晚报》所言:信谣传谣才是真正的“特大暴雨”。

网页名片.jpg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编辑邮箱:rock.roll@163.com)

分享至
(0) (0)
上海辟谣 版权所有 所有文章均为上海观察所有 不得转载 保留所有版权

评论

网友评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出品
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监制
 
辟谣联盟
注册
手机号码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验  证  码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新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