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重点活动之2016中国食品安全辟谣论坛于6月27日在北京唐拉雅秀酒店举办。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在论坛上就食品谣言的传播及预防做了深入的分析。
王四新提到,食品谣言就是关于食品的不实信息。在当今,食品谣言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公共领域的传播也越来越广,对产业、个人以及社会秩序的危害也呈现越来越扩大的趋势。
王四新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食品问题涉及到每一个人,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关注度高。
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加工业越来越倚重科技,普通民众对于食品的认知与食品加工企业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大家在在食品信息的选择和取舍方面不得不依靠一些所谓的权威专家,因此也更容易受到蒙蔽。
第三,就是传播渠道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使食品谣言的传播“没有死角”。而民众对于食品问题的焦虑心理,使得民众在接收到食品方面谣言的时候往往“宁可信其有”,先不寻求核实就转发扩散了,也导致食品谣言的传播速度特别快。
王四新建议,破除食品谣言,政府、企业以及媒体的力量十分重要。作为政府,要及时地发布权威消息;作为企业,要利用传媒技术的发展,对自己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风险进行准确地预判;作为媒体,要建立信息发布的核准机制,防止有问题的稿件随便进入到公共领域,打造一个负责任的媒体。
本文转自新华网;题图来源网络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