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上观新闻
当前的位置>>听他咋说>>中石油官方最新辟谣:不裁员!
中石油官方最新辟谣:不裁员!
发布时间: 2016-12-21 11:17:14
作者: 东方网
中石油总部机关大约有3000多名职工,那么这些人到底是被裁剪还是被重新编排呢?

近日中国石油官网的一则消息在石油圈子里迅速传播开来,中石油将在2017年3月前,完成机关人员编制和处室总量同步压减20%的任务,减人减机构同时进行;并撤销装备制造分公司,将其承担的公司装备管理职能纳入物资采购管理部,采购管理部更名为物资装备部。


在这则消息传播的过程中,也被有些境外媒体或者个人,扭曲本意,夸大的解读。把总部机关人员编制和处室总量同步“压减”解读为“裁剪”。


据境外媒体预测,中石油总部机关大约有3000多名职工,那么这些人到底是被裁剪还是被重新编排呢?这个问题无疑不困扰着每一个工作在中石油总部的员工,同时这也困扰着中石油其他岗位的员工。


官方不主动裁员


在这个油价脆弱的时候,裁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近日,中国石油官方发言人和独立董事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中石油改革关于总部机关人员编制和处室总量同步压减到底是cut还是layoff做了解释。


中石油发言人重申了中石油关于总部“改革”的内容:中石油总部人员减压不是“裁员”,而是人员的再分配。


中石油发言人表明:“中石油不会像很多国际能源企业一样以削减人员的方式带来节约成本,中石油更加注重人才的保护,我们会将一些工作岗位从总部机关调到专业部门,比如说财务部门或者油田服务部门等。”


一位中石油独立董事反问记者说道:“中石油集团在油价最低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做出裁员计划,那么现在油价有好转了,我们为什么要裁员呢?”


在油价低迷的两年里,“不裁员”这个说法中石油并不是第一次官方给出。早在今年三月的时候,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就曾表示:“尽管有低油价的压力,中石油集团不会大规模裁员;中石油集团正在审视创造新岗位的一些选项。”


员工选择离开


无论是中石油高层现身说法,还是官方辟谣。中石油都表明了一个态度,中石油没有裁员计划。虽然消息很明确,但是“被裁员”在石油人心里已经形成了一种潜意识。很多石油人也表示并不认同官方给出的“不裁员”说法。


据界面新闻报道,由于中石油减压装备制造企业使得一部分人员“选择离开”被撤销的装备制造分公司。“低油价使得物资装备板块萎缩亏损严重,和油服、工程板块业务一样,成为‘两桶油’进行资产重组的重点。”中石油一位从事油服工作的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受降薪和被迫频繁调动岗位的冲击,中石油装备制造分公司部分基层员工已经离职。”


中石油在人员问题方面绝不孤单,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中石化。早在2015年,一则中石化裁员200万的新闻迅速在石油圈内传开,后来中石化集团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就《中石化2015(85号)关于离岗人员分流安置工作的指导意见》。做出说明 “我们绝不会像外企一样直接裁员,而是对离岗人员妥善安置。”


尽管中石油不主动裁员,但是从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很多员工面临着频繁降薪调岗行为不得不做出“被裁员”的尴尬。


国企石油人员未来


国企石油人员冗多,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石油公司来说,背负太多难免有些拖累。对石油工人来说,裁员面临生计危机。这是一个两难的处境,不仅困扰着石油工人,也同样的困扰着石油公司。


不过这个问题在12月16日有了清晰的回答。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明确提出了一个关键词——市场化经营机制。而且中石油在12月6日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时候,就人员问题也做了部署。中石油《关于进一步深化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减少人员总量,激活用工机制等。


从这两个会议中我们不难看出石油人将会随着改革被放入“人才市场”,从另一个侧面可以说明,即便目前石油国企没有做出“裁员”来减少员工总量,但是人才市场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网页名片.jpg

本文转自东方网;题图来源网络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获取更多信息

分享至
(0) (0)
上海辟谣 版权所有 所有文章均为上海观察所有 不得转载 保留所有版权

评论

网友评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出品
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监制
 
辟谣联盟
注册
手机号码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验  证  码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新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