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上观新闻
当前的位置>>辟谣报告>>还记得传遍全国的“棉花肉松”视频吗?快来看看,都是谁造的谣
还记得传遍全国的“棉花肉松”视频吗?快来看看,都是谁造的谣
发布时间: 2017-06-16 16:12:24
作者: 郑子愚
“棉花肉松”10名造谣者被抓~

 

昨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食事药闻”公布“棉花肉松”谣言治理情况:共有7个省的多名造谣者被处罚。

 

肉松怎么可能是棉花做的


今年5月,数十个“棉花肉松”谣言视频在网络上热传。视频套路大抵相同:首先水洗肉松,紧接着发现肉松竟是“棉花”做的,继而斥责肉松糕点商家。


其中一段网传棉花肉松谣言视频


谣言舆情刚开始,上海辟谣平台就咨询专家、调查求证,在第一时间对“棉花肉松”进行辟谣。在随后的10多天里,记者持续跟进谣言舆情,连发多篇辟谣文章,以正视听。


水洗白色的絮状物为什么看起来这么像棉花呢?原来,为了口感需要,肉松会将其加工为蓬松絮状的细小纤维。蓬松的细小肉松纤维在水洗后会变成絮状物,乍一看很像白色的棉花纤维。


但是,用棉花做成肉松,这绝无可能。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烘焙公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沈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棉花的蓄水能力很强,在食品加工的时候,很难将其与别的东西混合加工。其次,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放入嘴里会嚼碎;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是不可能嚼烂的。如果真有商家将棉花冒充肉松,就会很容易被消费者识破。

 

谣言真的“猛于虎”


短短的网络视频,危害有多大?


5月19日下午,广东云浮女子梁某在一饼家购买了肉松面包后,拍摄谣言视频,称面包中的肉松疑似棉花做的,点着火后有塑胶味。视频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传播后,该饼家肉松面包遭大面积退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5月22日,两位家住在青岛的大妈跟风拍摄了一条“棉花肉松”谣言视频。当晚,这家糕点店被不明真相的市民包围,数位市民还和这家糕点店店员发生了言语冲突。


另外,河南登封一女子也拿着肉松面包进行所谓“实验”,拍摄谣言视频,并斥责当地一家店铺出售“棉花肉松面包”。短短的几天内,这个商家营业额迅速下降,损失了好几万元。


谣言传播期间,“艺事达”、“雅客”、“爱乡亲”等多个肉松糕点品牌也纷纷“中刀”,遭受不同程度损失。

 

10名造谣者已落网


“中国食事药闻”公布,已有7个省的10名造谣者被警方找出来了,其中8名造谣者被处罚,2名投案自首被免予处罚。


2017年6月,广东云浮:女子拍摄“棉花肉松”虚假视频,被行政拘留7天。


2017年5月底,湖北荆门:女子跟风拍“棉花肉松”视频发朋友圈,被警方处罚。


2017年5月,四川眉山:女子拍摄“肉松是棉花”视频被拘留5天。


2017年5月,山东青岛:两女子拍摄谣言视频“棉花造肉松”,被行政拘留5天。


2017年5月,江苏宿迁:两女子制作“肉松棉花造”虚假视频,被拘留7天。


2017年5月,浙江金华:肉松是棉花做的,永康大叔被浙江永康警方行政拘留7天。


2017年5月,福建石狮:两名“棉花肉松”造谣者投案自首被免予处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醒,每一位网民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信谣、不传谣。若发现网络谣言,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获取更多信息

分享至
(0) (0)
上海辟谣 版权所有 所有文章均为上海观察所有 不得转载 保留所有版权

评论

网友评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出品
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监制
 
辟谣联盟
注册
手机号码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验  证  码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新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