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上观新闻
当前的位置>>权威发布>>sk5病毒谣言又来,这次是杨梅李子“躺枪” | 别再传,随手删了吧
sk5病毒谣言又来,这次是杨梅李子“躺枪” | 别再传,随手删了吧
发布时间: 2017-06-02 21:11:06
作者: 郑子愚
3167人感染sk5病毒死亡?吓得我和小伙伴们赶紧吃几颗杨梅压压惊……

 

近日,微信上疯传一条信息:“嘉禾人民医院:昨天凌晨二点二十三分,三名男女生感染sk5病毒死亡,最大的32岁,最小的5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中央1台电视新闻己播岀,暂时别吃杨梅,李子,特别是紫金的杨梅,目前有3167个已感染。收到马上发给你关心的人,最好是群发。为了您的健康,请转发。暴雨水污染严重,少买杨梅吃。看了快转。帮别人等于帮自己。”眼看杨梅等水果即将上市,不少网友都心存疑虑,杨梅、李子到底还能不能吃?

不用再怀疑,这就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谣言。

 

又是一条子虚乌有的谣言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以“sk5病毒”、“杨梅”等关键词在网上搜索发现,这条传言已经出现了多个版本,区别在于所涉医院的名称不同。网上流传最广的是“东莞第一医院”版。对此,广东省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已查证确认:第一,根本没有“sk5病毒”,这是人为捏造的一种病毒;第二,东莞没有所谓的“东莞第一医院”,纯属子虚乌有。同时,相关负责人提醒,从疫情报告程序上说,任何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法定管理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报告。市民获取健康信息还是应该通过官方机构网站或公众号以及主流媒体,以免受到误导。

从生物学角度看,这条谣言也存在很大的漏洞。学过生物学的朋友都知道,病毒感染的必要前提是宿主细胞膜上存在该病毒的受体蛋白,而植物细胞膜和动物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植物病毒只能感染特定的植物,一般而言不会感染给动物,更无法进入动物细胞进行繁殖。同理,动物病毒也不会感染给植物。退一万步说,就算杨梅真有病毒,它也不会让人感染。

 

揭开“XXX病毒”谣言套路

从去年开始,谣言界出现了一个著名的造谣套路,其基本格式是这样的:“XXX医院:昨天凌晨X点XX分,XX名男女生感染XXX病毒死亡,最大的XX岁,最小的X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中央X台电视新闻己播岀,暂时别吃XX,目前有XXXX个已感染。收到马上发给你关心的人,最好是群发。为了您的健康,请转发。看了快转。帮别人等于帮自己。”

我们来看看,在过去一年中被上海辟谣平台鉴定为谣言的此类传言——

2016年3月前后,“一名女子感染SB250病毒死亡”的谣言就开始在网上流传▼

2016年6月,类似的一条信息又在网上流传▼

2017年5月中旬,又有两条类似的信息在网上流传▼

对比一下就能发现其中问题:病毒名称从“SB250”、“2SB500”、“CTC5”到“sk5”,不停地更新;而传染的人数也从“68人”、“8127人”到“3167人”,随意编造;至于“中央1台”、“中央13台”轮番被利用;而病毒的来源,也从“鱼”、“猪肉”、“野菜”,直至“杨梅”、“李子”。

了解了造谣者的套路,大家以后再看到这类传闻,完全不必在意,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随手删除。

 

(本文由祖北辰协助校对)

上海辟谣平台邮箱:shwlpy@qq.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分享至
(0) (0)
上海辟谣 版权所有 所有文章均为上海观察所有 不得转载 保留所有版权

评论

网友评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出品
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监制
 
辟谣联盟
注册
手机号码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验  证  码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新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