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国家博物馆不久前向甘肃酒泉借调“罗马风格灯架”无果,该文物已经丢失。酒泉市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分别发文予以否认:该文物非酒泉出土和馆藏文物,“国博借调酒泉文物时发现其已丢失”一事不实。
发布者称,这件罗马风格的灯架几十年前在酒泉出土,国家博物馆现在打算借调,但酒泉方面却表示文物下落不明。
7月4日,酒泉市文物局刊发《酒泉市文物局关于“忧郁爱吐槽的Marvin”发布博文反映相关文物丢失的情况说明》称,网传“酒泉出土文物丢失”不属实。
经对酒泉市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2013-2017年)和全市国有博物馆藏品档案进行全面比对核查,无任何有关截图所涉文物的相关信息。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丝路孔道-甘肃文物箐华展”所借展的各博物馆文物,均由甘肃省文物局发文统一借调。甘肃省文物局也未就借调文物相关工作派员来酒泉调研及现场查看。
酒泉市文物局同时发布了本次《借展文物清单》,显示要求借调的文物中无网友所称的“罗马风格灯架”。
发布者称“酒泉九十年代出过的图录”收录该文物,经查,只有原酒泉市博物馆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式出版过《酒泉文物精萃》,并无发布者所称的“图录”一书,《酒泉文物精萃》未收录该文物。
4日晚间,据@江宁婆婆 搜索调查,声称“酒泉出土文物丢失”的发布者使用的文物图片疑为葛承雍教授2015年发表文章《从出土汉至唐文物看欧亚文化交流遗痕》中的配图,而该图又出自关蔚然编、1986年出版的《丝绸之路》摄影集中的“魏晋墓中出土的波斯杂技俑”。
7月5日,甘肃省文物局刊发《关于网传甘肃酒泉出土罗马风格灯架文物下落不明问题的情况说明》称,该文物并非甘肃出土。甘肃文物局确认网传罗马风格灯架图片及介绍见于葛承雍《从出土汉至唐文物看欧亚文化交流遗痕》,文中称该件文物系罗马风格铜质枝形烛台,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甘肃省文物局与作者联系,确认配图出自《丝绸之路》摄影集中的照片“魏晋墓中出土的波斯杂技俑”。魏晋时期墓葬并非甘肃独有,该件文物原版照片亦未标明文物出土于甘肃境内魏晋墓。经核实,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酒泉和嘉峪关等地区开展的历次考古发掘中均未出土过类似文物。
该文物也不是甘肃省馆藏文物。甘肃省的历次文物调查和数据库中、全省各地博物馆编辑出版的文物图录中从未收录过该件文物。
国家博物馆借调展品调集工作由甘肃省文物局负责,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从未赴酒泉市博物馆进行过任何调研,更未发生网传“依照文物图录质问该件文物下落等事”。
总之,经过酒泉市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等多方查证,该文物不在酒泉或甘肃出土和馆藏。图中文物出土地和流布尚待进一步考证。酒泉未发生丢失“罗马风格灯架”事件。
本文来源:捉谣记
题图来源:新华网图库 徐速绘 摄(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