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上观新闻
当前的位置>>求证实录>>乐山大佛被修缮成“小鲜肉”? 景区:网传图片应被处理过
乐山大佛被修缮成“小鲜肉”? 景区:网传图片应被处理过
发布时间: 2019-07-09 13:46:14
作者: 四川发布
网传与事实不符。

最近,各种关于“乐山大佛修成小鲜肉”的文章及图片在网上疯传,且被不少自媒体转载而引发关注。7月4日,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负责人彭学艺回应,网传的“小鲜肉”大佛图应为电脑处理过的图像,与事实不符。




据了解,乐山大佛开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完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距今已1216年,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佛教造像。

然而,因常年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屹立千年的大佛也有“身体不适”的时候。史料记载,历史上有证可查的大佛本体保护次数达12次,即宋代2次,民国3次,建国后7次。而最近的一次修缮启动于2018年10月8日——“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


修缮后的乐山大佛

今年4月6日,在历时逾半载、整整200天“体检”修缮后,乐山大佛正式“出关”。乐山大佛“花脸”状况明显改善,胸部开裂残损区域也得到排险加固。

但此后,不断有自媒体发文称,修缮后的乐山大佛“美白加高光”,变成了“小鲜肉”,并配上大佛修缮前后的对比照。记者翻阅相关文章后发现,引发争议的是一张被称为“小鲜肉”般的大佛图片。


修缮后的乐山大佛

对此,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负责人彭学艺表示,经过观察,网传图片应为电脑处理过的图像,尤其是脸部、胸部非常“白嫩、光滑”,这和现实中的大佛差距很大。


在此次大佛“体检”修缮工作期间,记者进行了全程采访、拍摄报道。记者将大佛“出关”后的照片与网传图片进行比对,确相差甚远,也应证了彭学艺的说法。


而针对网友“修复去掉了大佛表面的‘包浆’,让大佛失去了千年沧桑感”的说法,彭学艺表示,大佛因常年暴露在外,加上气候潮湿、植被侵害,佛身多处都风化渗水,这些所谓的“包浆”其实是伤口、病害。


修缮后的乐山大佛

彭学艺表示,石质文物保护至今仍是世界难题,石窟渗水更被公认为石窟文物的“癌症”,根据近年来的监测,乐山大佛本体出现风化渗水、胸腹部气鼓崩裂、危岩体发育等严重病害,这些破损部位随时有坠落可能,不仅危及大佛本体还危及下方游客游览安全,为此才启动了修缮工作。

彭学艺说,修缮大佛的相关方案经过了多次专家评议、严格审查,且有报批程序,最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才进行的。此外,修缮工作也是严格按照文物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进行的。

科学推进 大佛保护任重道远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景区将成立大佛石窟研究院,充分运用本次勘测成果,深入开展乐山大佛遮盖物、乐山大佛渗水治理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通盘考虑、长短结合,科学有序推进乐山大佛保护工作。

今年4月,乐山大佛景区与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签订遗产保护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更为科学有效的手段对乐山大佛进行保护。

同时还成立了乐山大佛日常维护专业队。

这支由乐山大佛景区工作人员和此前参与过乐山大佛修缮的工作人员等10人组成的队伍,将不定期开展大佛周围垃圾清理、面部清洁保养等日常维护工作,为保护大佛出力。

本文来源:四川发布

题图来源:网络


1533622463129708.jpg



分享至
(0) (0)
上海辟谣 版权所有 所有文章均为上海观察所有 不得转载 保留所有版权

评论

网友评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出品
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监制
 
辟谣联盟
注册
手机号码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验  证  码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新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