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猜灯谜的汤圆节,中国最早的文义谜(灯谜)要从破解“曹娥碑”说起。
曹娥是上古孝女,东汉才子蔡邕曾为之题八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曹操、杨修二人前往曹娥庙祭拜时见此八字,杨修当即领悟,而曹操一边走一边思考,整整离开了三十里地才恍然明白,对杨修惊叹道:“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
很显然当时这一对好基友的感情甚笃,那么“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八个字是中国最早的字谜,而其谜底可以通过杨修的解释道出:“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辤(辞)’;所谓‘绝妙好辤’也。”
杨修与曹操的典故让以“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暗扣“绝妙好辤”四字的曹娥碑更加出名,最终使“中国最早的文义谜”花落“曹”家。那么,文义谜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个‘绝妙好辤’比“阔”、“一合酥”、“鸡肋”之类的“谜语”更有技术含量呢?
谜中贵族——文义谜
如果要在谜语中分三六九等,那文义谜便是谜语中的“贵族”。
谜语大约分为三类:文义谜(灯谜)、事物谜(民间谜语)、特殊谜。
平常意义上的谜语指的一般都是事物谜,也就是草根味十足的民间谜语。事物谜一般通过对事物特征进行描述的方式进行隐射,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除了少量字谜外一般谜底都是具体事物。从文风上来看,事物谜一般都是四句的“打油诗”,通俗易懂,废话连篇。比如:“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谜底是“蜘蛛”——不要问为啥是诸葛亮,也别去讲究蜘蛛网是不是八个方面,事物谜较不得真,不需要在意细节,只要大体上把谜底描绘出来、能够形成有效的互动就可以。
再比如:“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谜底是“府”,见字知义。事物谜中字谜只占比较小的份量,但是这个谜语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以至于“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这十个字硬生生被后人玩坏了:“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两棵树,长在石头上。(磨)”“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三个八路军,同睡一张床。(应)”
以“广”为部首的字都可以用这十个字为开始,所以相仿的打油诗足够中国人玩几个世纪。从上面几个耳熟能详的事物谜也可以看出民间谜语一般都是对谜底的直接描述,纵使是文雅一些的字谜,也无非是将偏旁部首等元素拆分出来组成顺口溜——这里面,只有“三个八路军,同睡一张床”应用了象形的手法,以“⺌”扣倒过来的三个“八”,在事物谜中已经算是比较“高端”的了。
而文义谜的逼格则高得多——它的谜底一般是较为抽象、较有文化内涵的人名、地名、中药名等,以汉字本身的音、形、义及笔划组合结构为出发点,运用假借、别解、用典、拆字、组字等手法来达到隐射的目的。
简单来说,如果事物谜只是拐着弯描述,那文义谜则是拐好几个弯描述;但这个描述的过程中还有着硬性指标,比如谜面不能有一个多余的字,即谜面中的每一个字都要用上;谜面与谜底不能出现相同的字。以及软性指标,比如文雅化、知识范、难度高——简而言之,就是文义谜更有“bigger”。有“bigger”到什么程度呢?还是以“蜘蛛”为例:一个以“蜘蛛”为谜底的文义谜的谜面可能是这样:“晓红(打昆虫一)【徐妃格】”
谜底即是“蜘蛛”。所谓“徐妃格”,谜底的偏旁要相同,同时要去掉这个相同的偏旁才刚好与谜面相扣。“蜘蛛”两字去掉一个共同的偏旁“虫”便是“知朱”,正合“晓红”之意。这两个字虽然简单,但比起什么“诸葛亮”啊、“飞来将”啊,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灯谜由隐语演化而来
文义谜这个词比较拗口与学究,其实它还有一个大众一些的称呼,便是灯谜。
灯谜通常出现上元宵与中秋,古时一些文人为了显示才学,将谜条贴在纱灯上吸引过往行人,渐渐就成了传统。因为是文人间的雅兴,灯谜自然天生文艺范,草根的事物谜入不了文人墨客的眼,所以灯谜基本上都是文义谜,随着猜灯谜的习俗渐渐发扬光大,大家也就渐渐习惯用灯谜指代这种文雅而难度较高的文义谜。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文人不可能“生而装逼”,灯谜自然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文雅还自带“谜格”,比如“徐妃格”,在徐昭佩“为半面妆以侍”梁元帝萧绎又经李商隐加工成“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之前肯定是未曾出现的。
那么,灯谜的始祖是什么呢?
灯谜其实是由隐语演化而来的。隐语,又叫“廋辞”,指人们因为不便用语言直接说明的事情或感想而使用的隐晦用语。春秋时期,诸子争雄百家争鸣,隐语便随着这些知识分子的唇枪舌战而流行起来,最出名的便是《韩非子•喻老》中记载的“一鸣惊人”:“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长羽翼;不飞不鸣,观民则。来日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意思就是本虎不发威,但你也别把我当Hello Kitty。“一鸣惊人”的典故散见于《吕氏春秋》、《国语》、《左传》等书,但隐语的历史显然比春秋时间要古老得多。据《书•汤誓篇》所载,夏朝末代君主桀常常以太阳自居,于是不堪奴役的百姓流传起这样一句民谣:“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这个隐语有点类似于后世流行的谶语,血腥之意甚浓。当然也有温情一些的,比如《易》中“归妹”卦上六爻的爻辞:“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女子用筐盛东西却没有重量,男子用刀割羊却不见血,何也?显然不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为这对男女在剪奴隶主义羊毛……当然,隐语出现在易经中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人家本来就是干这个的嘛……
时光流逝到汉朝,已经出现了“射覆”的游戏,就是将事物置于覆器下,然后给提示让别人去猜。比较出名的射覆是东方朔与郭舍人比赛时做的“蚊子”谜:“利喙细身,昼匿出昏,嗜肉恶烟,指掌所扪。”
不过,东方朔所作的四名“打油诗”与其说是文义谜,倒不如说是事物谜——显然这种描述还远远达不到文义谜的高水准,第一个文义谜的桂冠最终被蔡邕所书的曹娥碑摘去。至南北朝时期,谜语已经形成独有的理论体系,刘勰在其《文心雕龙•谐隐》中总结:“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象品物,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
刘勰认荀子的《蚕赋》“已兆其体”,而到了曹丕、曹植的时代,已经“约而密之”——的确,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作风的确很适合文人,隋唐以降,李白、骆宾王、皮日休等诗家都曾以诗为谜,比如李白的《咏萤火》:“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虽然谜面雅致诗仙的手笔依然还不能算是文义谜;在李白仗剑辞国的年代,虽然已经有了正月十五观灯的民俗,但离灯谜到来的时代还有一段说要走。
灯谜习俗确立在宋朝,繁荣在明末
灯谜真正出现是在宋朝,十五张灯赏灯并辅以谜语的习俗正是在这个时期得到确立。“嘉靖八才子”之一的李开先曾如此描述:“宋元以来,通都大市,每于元夕,盛张鼓乐,罗列华筵,灯火辉不夜之城,壶觞泻如渑之酒。例用主谜之一人,出片纸书谜其上,数人传播里巷。无长少喧聚相猜,中则予纸请入座,上座贺以酒;虽穷乡偏邑亦然。”
周密在《武林记事•灯品》中亦有记载:“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此外,宋朝民间也出现了“谜社”,苏轼、王安石这对政坛上的冤家在灯谜界却是实打实的好基友,宋元年间刊集成四册的《文戏集》,其作者便包括苏轼、黄庭坚、秦观和王安石四人。崖山之战后,蒙古统一中国,灯谜未能如宋时一般兴旺,但上乘之作亦不罕见,比如以“寂寞打空城”闻名的萨都剌之作《雨伞》:“开如轮,合如束,剪纸调膏护秋竹; 日中荷叶影亭亭,雨里芭蕉声簌簌。晴天却阴雨却晴,二天之说诚分明,但操大柄常在手,覆尽东西南北行。”
明以后,灯谜形式渐多,也出现了不囿于元宵、中秋的文义谜,比如黄周星首创的酒令体;同时还开始大量引用四书五经原著中的词句做谜面,比如徐渭的字谜:“何可废也,以羊易之。”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这个故事也曾收录至人教版的语文课本,而在徐渭笔下,其谜底是“佯”,解释如下:“何”字中的“可”字废了,就剩下一个“亻”,以“羊”易了“可”,拼起来就是一个“佯”字,这样的水准已经算得上大写的灯谜了。
然而真正让灯谜走向“贵族”的,是明末谜格的出现。所谓谜格,就是要猜谜的人,按照规定的格式,把谜底字的位置、读音、偏旁进行一番加工处理后,来扣合谜面。格名最早出现在《韵鹤轩笔谈》,书中云:“灯谜有十八格,曹娥格为最古,次莫如增损格,增损即离合也”。而这其中“十八格”之谓,指的是马苍山所整编的“广陵十八格”,其中便包括前方所述的“徐妃格”。
“广陵十八格”分为:卷帘格、徐妃格、会意格、谐声格、典雅格、传神格、碑阴格、寿星格、粉底格、虾须格、燕尾格、比干格、双钩格、钓鱼格、含沙格、锦屏格、碎锦格和回文格。每一个谜格都有不同的使用方式,比如“卷帘格”,要求谜底三字以上,全部倒读与谜面相扣,举例如下:“话说湖南千古事(打红楼人名一)【卷帘格】”
谜底是“史湘云”,倒过来念是“云湘史”,正扣“话说湖南千古事”。
又比如“燕尾格”,要求谜底两字以上,最末一字左右分开作两字读与谜面相扣,举例如下:“东风不与周郎便(打成语一)【燕尾格】”谜底是“金屋藏娇”,最后一个“娇”字为左右结构,拆成“乔女”,也即“金屋藏乔女”,正扣“东风不与周郎便”的下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之意。
《广陵十八格》后,历代迷格又不断有所创新,目前已有一百多个格。谜格之后,灯谜与民间谜语正式划清界线——在谜语界,没有“格”和没有“逼格”,那是一个概念……
来源:隐语 (yintalking) 由作者授权发布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