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 陈琼珂 通讯员 程欢彦
抵押车改头换面,一套假证让其身价翻倍,犯罪团伙手法娴熟,买车人士屡屡受骗。原来,张某等三人以抵押车冒充可以过户的二手车,低价购入高价卖出,赚取不菲差价。近日,三人因涉嫌诈骗罪被松江区检察院依法批捕。
网上出售物美价廉“二手车”
“本田轿车出售,便宜卖啦!”
2015年年底,刘先生在某生活服务类网站上看到了一则出售二手车的交易信息,发布消息的人称自己有一辆黑色的本田轿车想要出售。正好自己有购车的需求,而消息中的这辆本田雅阁牌轿车也是自己比较心仪的车款,10.8万的标价也不算高,刘先生立马拨通了联系人的电话,约定了看车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天下午,家住江苏的刘先生赶到了松江区泗泾镇的约定地点。没过多久,刘先生看见一名三十岁出头的男子从车上下来,自称姓苏,说这辆车是自己的,开起来绝对顺手,并拿出了行驶证给刘先生看。刘先生看了下行驶证,和车辆上的信息一致,他接着仔细查看了下车辆各方面的性能,都还不错。
刘先生觉得很满意,表示自己愿意购买,两人最终商定以9.8万元的价格进行交易,刘先生觉得苏某的价格挺实在,主动提出自己愿意先付点定金。
没想到苏某大度的挥了挥手,说不需要付定金,让刘先生把身份证给他,他会去帮忙办理相关手续。刘先生看苏某模样很老实,又如此诚心诚意地和自己做生意,忙热情地递上了自己妻子的身份证,让其去帮忙办理。
几日后,刘先生拨打苏某电话,苏某说手续都已办好,可以交接车辆了。两人约定了交车时间,刘先生询问苏某银行卡号,想将车款转给苏某。苏某却说自己的银行卡有信用问题,提出要现金交易。
收款后卖家逃之夭夭
考虑到价格确实合算,刘先生也没有多想,答应了苏某现金交易的要求。1月4日下午,两人都准时赴了约,苏某将车、车钥匙以及机动车登记证书等车辆过户材料给了刘先生,刘先生付给他9.8万元现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苏某说自己赶时间去外地出差,便匆匆离去。
刘先生则坐上了自己刚购买的本田轿车,满心欢喜地向家开去。然而,车还没开到家,刘先生就在收费站被交警拦了下来,交警告诉他车辆的相关证件都是假的。刘先生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而苏某的电话再也无法接通。
被骗的不仅仅刘先生一人,2015年底,家住浦东新区的赵先生也遇到了与刘先生同样“物美价廉”的二手车,付了钱后想给车辆加保险才发现车辆信息不对,明白自己上了当。
警方通过多名受害人提供的线索排查,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于2016年3月底展开行动,将这一多人犯罪团伙一举抓获。
“改头换面”屡屡行骗
到案后,三名张姓嫌疑人如实供述了自己的诈骗行为。原来,张某等三人都是老乡,为了出力少、来钱快几个人打起了歪主意。他们先低价购进别人出售的抵押车,然后去网上找专门做假证件的人,做一套假的机动车证件。虽然是假的,但各项类目都是齐全,包括机动车登记证书、行驶证、完税证明、发票、强制保险单以及假牌照。
心思缜密的张某还会将车子重新“装修”一下,将车子原本的实际驾驶公里数改小,并特意叮嘱做假证的人更改机动车的出厂日期。除此之外,张某等人还会找人做一个和机动车所有人同样名字的假身份证,用三人中某一人的照片作为身份证照片。叮嘱一切准备就绪后,几个人会购置一个新的手机号,用该号码在网上发布出售二手车的帖子,寻找买家。
等到有买家上钩后,几个人会与买家约定地点,进行交易。为了避免银行卡转账留下证据,张某等人会找各种借口要求买家支付现金。而买家在看到张某等人提供的各类车辆证件后,往往都会相信这是可以过户的正规二手车,落入陷阱。
3万元购入的福克斯抵押车,经过他们的“包装”,能卖到6万元;6万元购入的本田抵押车,“包装后”能以10万成交。交易达成钱到手后,几人便将联系买家的电话卡丢弃,消失得无隐无踪。
日前,松江区检察院依法对其批准逮捕。
【检察官说】
检察官在此也提醒广大市民,购买二手车尽量选取有保障的正规交易平台,避免与不认识的陌生人私下交易,同时对车辆的相关资质证书以及车辆状况要认真核实,必要时可以去车管所等部门查询车辆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另外,抵押车大多数手续不齐全,不能过户,私自购买来路不明的抵押车存在很大风险,如果不清楚抵押车的抵押原因,还可能存在债务纠纷,甚至涉及租赁及盗抢车辆。所以消费者购买二手车时一定要谨慎,切忌贪小便宜吃大亏。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题图编辑:项建英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