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上观新闻
当前的位置>>辟谣报告>>网络政治谣言止于透明,止于智者
网络政治谣言止于透明,止于智者
发布时间: 2016-08-25 16:04:53
作者: 刘京林 倪 桓
网络政治谣言的盛行,体现了公众的政治态度。它不仅是公众政治情绪的表达,也体现了公众对某类重大政治事件或政治人物的理解、阐释和认知,更暗含了公众对社会政治现象、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某种趋于一致的心理判断倾向和评价意向。


网络政治谣言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有着不容低估的社会破坏力。谣言止于公开,止于透明,止于智者。应该让相当数量的公众通过网络与新媒体平台进行更多公共事务的讨论,以更加有序和理性的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谣言是缺乏明确而可靠的事实根据,由谣言制造者故意捏造、散布,在人群中广为传播的假消息。网络政治谣言是指通过互联网媒介和其他新兴媒介渠道传播,在没有事实依据或传播严重失真的情况下,具有政治攻击性且危害社会的政治传言。

  

网络政治谣言的盛行,体现了公众的政治态度。它不仅是公众政治情绪的表达,也体现了公众对某类重大政治事件或政治人物的理解、阐释和认知,更暗含了公众对社会政治现象、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某种趋于一致的心理判断倾向和评价意向。这种评价意向,本质上是一种潜在的政治参与行为。一旦条件具备,暗含这种共同心理评判的政治谣言,就有可能迅速转化为公众一致参与的政治行动,例如由征地拆迁、上访等问题引发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网络政治谣言往往蕴含着表达恐慌、宣泄愤怒的情绪信息

  

网络谣言是一种非理性的公众态度表达,其中情感因素在态度的形成和转变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网上盛行的政治谣言往往蕴含公众丰富的情绪信息。由此,我们可从情绪类别的角度,对基于互联网和新兴媒体技术平台传递的政治谣言进行分类。

  

一是表达恐慌的网络政治谣言。当社会出现政治动乱、暴力恐怖事件、警民冲突等威胁到公众人身、财产安全状况时,公众会本能升起恐慌情绪,这时如果媒介信息模糊不确定,公众的恐慌无法消解乃至愈积愈烈,便容易导致谣言。对于此类谣言,辟谣方式要么降低事件的重要性,要么将模糊信息透明化,这就需要政府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二是宣泄愤怒的网络政治谣言。当重要事件涉及到敏感议题(如官员人事变动、腐败问题、群体性事件等)时,容易产生此类谣言。宣泄式谣言往往成为弱者反抗的武器。此时,公众关注的焦点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道德对错和由此激发的情感共鸣。此类谣言发生发展的主要逻辑力量是情感动员,传播谣言与个人利益并无直接联系。

  

一般而言,涉及公共安全的恐慌类谣言,因牵涉到每个人切身利益,较易被传播,同样也可能在公共平台的充分讨论下被平息。与公众无关的泄愤式谣言,由于公众不愿意进行理性沟通和交流,越讨论越极端,有可能推动谣言朝着公众负面预期的方向发展。

  

网络政治谣言真假信息并行,能产生顷刻间的政治冲击力

  

借助政治传播学者拉斯韦尔(L.Lasswell)关于信息线性传播的5W模式,可以从传播渠道、传受者、传播信息、传播效果四个方面理解网络政治谣言的传播特征。

  

第一,传播渠道:社会化媒体成为政治谣言的温床。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42亿,微信朋友圈、QQ空间使用率分别为78.7%、67.4%。在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迅猛扩张、深度影响社会舆论的同时,因其用户的广泛性和传播的即时快速,也很容易成为不实言论的传播平台。一则政治谣言往往借助微博的“围观”、微信朋友圈的转发,短时间内获得几何级的传播扩散,在转发、点赞和评论中,其影响力被成倍放大。

  

第二,传受者:信息传播非理性凸显。在传受者现代化生活节奏和碎片式信息接收习惯的影响下,不关心信息真伪的“围观”和跟风现象渐成政治传播景观。传受者的非理性因素是网络政治谣言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一个人接触政治谣言时,常会由于从众压力而在非理性思维驱使下相信并传播谣言;有时通过造谣传谣,可宣泄由政治信息不对称、言论堵塞而引发的不满;有些传谣者只为传播而传播,并无明显的政治动机,所传播的谣言与自己也无直接利害关系,仅仅希望从传谣中获得成就感等某些心理需求的满足;还有些谣言传播者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将自己区别于有限知情渠道的普通公众。相比传统谣言在熟人社会中口耳相传,网络政治谣言在陌生网民间的传递讨论更具非理性特征。

  

第三,信息内容:真假信息并行。网络政治谣言的内容常因“未经官方证实”而导致似是而非的模糊性。谣言研究专家法恩认为,虚假并非谣言的界定标准。谣言真假混杂,其根本特征是区别于精确性的不可知性。有时造谣和传谣者为了增加谣言内容的可信度,会利用电脑技术伪造相关权威人士或机构的图片、音频、视频等,以佐证虚假信息;有时还会采用新闻报道的手法,在形式上力求“逼真”,甚至盗用传统媒体的名义进行,导致主流网络媒体和传统新闻媒体可能成为其传播的下一个链条。通过这些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传统平台,谣言以政治新闻的形态继续再传播。值得重视的是,在各类网络论坛及社会化媒体上流传的信息并非完全虚假,有相当一部分事后被证实是真实的,这就使很多网络用户无法对网络流言完全置之不理。在将信将疑中,政治谣言获得了生命力和传播价值。

  

第四,传播效果:顷刻间的政治冲击力。在缺乏现代传播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政治谣言一般采取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方式进行。其传播路径为:开始出现——达到饱和——走向低潮——逐渐消失。传播速度较慢,社会影响范围有限,一般局限于某一地理区域。在传播过程中,政府部门可以及时进行谣言的干预和阻断。


然而网络因其全球性、去中心化的传播特征,以及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交叉、互动的滚动式传播模式,使网络政治谣言的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急剧扩大。网络政治谣言的传播路径不同于传统的政治谣言,表现为一开始就达到高潮、饱和状态,然后逐步消失。这样可在瞬间形成对政治体系的强力冲击,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这种个人化的传播方式使政府对谣言只能进行事后的信息过滤或封堵,无法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查找谣言的信息源和清理传播路径相对更加困难。

  

政治信息透明度不够是网络政治谣言盛行的重要原因

  

第一,权威政治信息在网络中缺失。政治谣言之所以在网络中产生并不断蔓延扩大,一个重要原因是权威、真实的政治信息的缺失,或政府对一些敏感政治事件的处理过程存在不透明和模糊的空间。

  

194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和波斯特曼(L.Postman)曾提出著名的谣言传播公式:R= i×a。其中,R=谣言(rumor)的强度和流量,i=重要度(importance),a= 模糊度(ambiguity)。

  

1953年,美国社会学家克罗斯对此公式进行了修订,加入了影响谣言传播的主观因素,即R=i×a/c,其中增加的c=批判能力(critical ability),即受众的批判能力,体现为对传播内容的信任程度。

  

根据第一个公式,谣言的产生与谣言涉及事件的重要程度与模糊程度有关。谣言的传播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谣言传播的内容对公众来说非常重要,二是谣言事件信息模糊、不确定。换言之,越是重要的事件,越是不确定的事件,越能够形成谣言;若一件事情的重要度接近零或非常确定,就不会产生谣言。

  

第二个公式是对第一个的修订,加入了传播者的因素。如果公众有很强的批判能力,成熟而理性,能够识别谣言的假象,那么谣言也不可能传播开来。

  

由此可见,一些政治公共事件产生谣言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权威部门没有公布事件的确实真相,比如对地震的死亡人数迟迟不报造成谣言滋生;二是权威部门公布的事件真相不能让公众相信。当公众认为这种公布出来的“真相”不是真的真相,而是经过伪饰的,那么依然会有谣言。而且,这种谣言还会依据已经公布的事件“真相”继续衍生。

  

公众的批判能力越弱,公众对事件越重视,传播信息越模糊,谣言的传播就越迅速,影响就越广泛。由此,政府网站和官方微博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开设类似“谣言诊所”的专栏,及时识破政治谣言并采取措施辟谣。同时,政府在遇到危机事件时,必须迅速决断,建立健全及时、畅通的信息发布渠道,减少公众的政治信息盲点,通过政治信息的透明化来抑制谣言的发生,不给政治谣言的散布者提供空间。

  

第二,传受者的恐慌和焦虑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谣言的产生与不确定、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有关。面对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如与生活、工作、人身安全等息息相关的公共安全事件和暴力恐怖事件,公众极易产生不安全感和恐慌情绪。一旦这些领域产生政治谣言,个体的理性选择往往会被非理性的情绪覆盖,加之“沉默的螺旋”与“群体极化”的影响,公众的恐惧、不安会导致各种猜测和疑虑,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并从局部的现实社会延伸到无限的网络空间,如滚雪球一般形成网络政治谣言风暴。

  

如何应对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挑战,提升政府执政能力,是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有些政府机构或囿于不透明行政的思维惯性,或为自身的政治前途考虑,习惯对有可能引起社会恐慌和上级领导不悦的政治信息采取“封锁”“冷处理”“搁置”等方式。但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时代,如果政治信息透明度不够,不适时公布政治事件真相,地方政府对某些信息进行传统媒体的渠道封锁,只会导致公众的各种猜疑,很容易造成政治谣言在网络上的泛滥,引起公众更大程度的恐慌和焦虑。此时即使政府出面辟谣,也会损失公众的信任度。

  

网络政治谣言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有着不容低估的社会破坏力。社会化网络的传播方式、非理性的传受者行为、真假并行的信息内容以及短时间内的巨大政治冲击力,导致它可能引发激烈的社会震荡。谣言止于公开,止于透明,止于智者。应该让相当数量的公众通过网络与新媒体平台进行更多公共事务的讨论,表达对政治的关心和参与意愿,以更加有序和理性的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作者分别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为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社会网络传播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ETP0617)的阶段性成果】

网页名片.jpg

本文转自人民网;题图来源网络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获取更多信息

分享至
(0) (0)
上海辟谣 版权所有 所有文章均为上海观察所有 不得转载 保留所有版权

评论

网友评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出品
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监制
 
辟谣联盟
注册
手机号码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验  证  码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
手机号码

验  证  码

新  密  码

至少包含字母大小写和数字,最短6位字符,最长18位,区分大小写。

登录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忘记密码?